[发明专利]一种氢碳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029.8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波;孙克强;郝学宾;魏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11/00 | 分类号: | C2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还原 炼铁 新工艺 | ||
1.一种氢碳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过程和步骤:
a.原料的预热,铁矿粉的预还原;原料的预热和预还原(a)是将铁矿粉预热至350℃,再进行预还原,还原温度为800℃,成为预还原矿粉;可根据工艺需要调整铁矿粉的预还原度;当预还原度47.5%时,终还原二次燃烧率为41%;将800℃的预还原铁矿粉经管道由氮气输送至下一步的终还原过程(b)进行进一步的熔化和还原;
b.终还原熔炼;位于渣层中的煤氧燃烧喷枪,煤和氧气的一次燃烧及还原剩余的氢气、一氧化碳在渣层中进行二次燃烧反应,为熔融还原过程供热;一定粒度、成分的煤,以氮气为载体通过粒煤枪加入金属熔池,为铁水渗碳和还原过程提供原料,铁矿粉最终还原熔炼成为高品质液态铁,同时得到1600℃的高温煤气。
2.如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氢碳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预还原和终还原熔炼,具有如下的燃料反应和煤气系统:
(1).煤气改制造气过程(c),其特征在于加入定量的煤粉,将1600℃的高温煤气,通过煤气造气过程,使终还原炉煤气(出炉煤气包括未反应的H2,二次燃烧生成的H2O,CO2,还原生成的CO)通过煤气改制装置,通过添加煤的方法,煤中的固定碳将部分的H2O,CO2转化为H2和CO,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煤气的温度降为1100℃时,重力除尘后,将其通入预还原炉内对铁矿粉进行预热和预还原,这样可以减轻终还原炉的负担;煤气造气过程增加了出炉煤气的还原势(H2和CO增加),提高了预还原度;煤气造气过程(c)还包括煤气换热过程,1100℃的煤气与底吹的氢气25℃换热,将氢气温度加热至700℃,同时煤气温度降至850℃,可成为为预还原过程提供的改制煤气;
(2).水煤气变换过程(d)将预还原炉煤气(出炉煤气包括未反应的H2,二次燃烧生成的H2O,CO2,以及C还原生成的CO)加水冷却,通过水煤气平衡反应,将煤气中剩余的CO部分转化为H2和CO2,从而实现氢气的循环再生;
加入定量的水,将约350℃的煤气,进行水煤气变换反应,使煤气冷却至250℃以下,同时煤气中的CO部分转换为H2,被转化的CO比例约为70%;
(3).变压吸附过程(e),通过变压吸附的方式,将煤气中的CO2分离出来,分离得到的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3.一种氢碳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所用的终还原装置,包括有:原、燃料顶枪(1) ,冷却壁及钢壳(2),煤气出口(3), 渣线(4),氧煤喷枪(5),粒煤喷枪(6),充压阀(7),熔渣前置(8),铁水前置炉(9),氢气底吹元件(10),熔融渣层(11),和金属熔池(12);内部结构为内径径3.4m,铁水高度h铁水0.8m,渣金比2.8,渣层高度2.2m,炉底厚度0.2m;炉子总高度为9.7m;出渣出铁采取虹吸式出铁出渣;炉体设有耐火砖炉衬,上部自由空间采则用挂渣方式形成炉衬;预还原矿和熔剂从炉子顶部喷枪(1)喷入,上层喷枪为氧-煤喷枪(5),下层喷枪为粒煤喷枪(6);上排侧枪即氧煤枪(5)的参数为插入深度为500mm、与水平方向角度15°,位置位于渣层上部1/3处,炉体周围设置4根对称布置的氧煤喷枪进行喷吹;其中氧气总流量为13175Nm3 /h,粉煤喷吹总量为13850kg/h,选取粉煤管道φ60mm×5,二次氧管道φ118mm×6 ,一次氧管道φ90mm×6,二次氧管道喉口直径37mm,二次氧管道出口直径48mm;在熔融还原炉的还原区,下排侧枪即粒煤枪(6)的插入深度为1300mm、与水平方向的角度45°,采用2根粒煤喷枪进行喷吹;粒煤喷吹总量为3125kg/h,选取粒煤管道φ50mm×5,氮气管道φ70mm×5;底吹采用氢气从底部氢气底吹元件(10)吹入,700℃的氢气经多孔式透气砖,从底部吹入熔池中;废煤气从炉子上部煤气出口(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0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海拔高电压接线板组件
- 下一篇:具有可旋转的把手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