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胶材质表面激光打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868.8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江林;吕启涛;杨威;韩永锋;蔡亮;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材质 表面 激光 标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标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材质表面激光打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商品在销售时,在表面都会标识各类信息,如商标、材料成分、用途、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除采用标签形式,一部分信息采用印刷、油墨喷码、注塑模压等传统工艺来标识。另外基于防伪或数据变码的需求,还有部分信息需采用激光来进行标记。
常用的塑胶材料包括PET、PE、PP、PVC等,在这些材料上采用传统的标记工艺,均存在一些缺点,以下对几种传统标记工艺的缺点进行说明。
1、印刷或油墨印刷:
产品在成型后,将要标识的内容通过印刷或油墨喷码的方式加到产品表面,两者均是通过将化学物质附着在产品上,易溶解和挥发,造成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油墨文字或图形易磨损、受潮易模糊,影响消费者的辨识。
2、注塑模压:
将要标识的文字或图形设计在注塑模具上,文字或图形随产品一起成形。字体或图形与产品本体颜色相同,无对比度,不易辨识。模具制作费用高,每种模具只能对应一种固定的内容,不能模压变码,灵活性差。
3、激光打标:
激光打标采用热加工方式,激光打标机将激光聚焦在产品表面,能量高度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如果被加工的材料对该激光的吸收较好,那么被照射区域的材料就会因为吸收了激光的能量而迅速升温。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如熔点、沸点、产生化学变化的温度),产品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比如融化、气化、生成氧化物、变色等等。
塑胶材料激光打标目前采用的激光类型有CO2气体激光和普通固体激光,均属于热加工。CO2激光波长为一般为9.3μm~10.6μm。普通固体激光包含灯泵浦(YAG)、侧面泵浦(DP)、光纤(YLP)等类型,激光波长均为1064nm。
CO2激光标记在塑胶材料上出的字体颜色与产品本体颜色相同,无对比度,不易辨识,除PET材料外,PE或PP等材质对CO2激光吸收性差,标记效果不好。而对于灯泵浦(YAG)、侧面泵浦(DP)、光纤(YLP)等固体激光,单纯的塑胶材质对此类激光吸收性也不好,线条不均匀。只有在注塑时,于塑胶原材料里添加一定比例(不低于1.5%)的激光粉,在形成产品后采用固体激光标记,激光粉辅助吸收激光能量,将激光束转换成热能,对激光粉原料产生加热作用、碳化作用、蒸发作用及化学反应,才能在产品表面标记出效果清晰的字体。但激光粉原料种类单一,无论加入到哪种塑胶材料中,吸收热能后都只能转化成黑色。并且此种应用会增加客户的材料成本,并且是长期性的投入。并且对于红色、绿色等瓶盖,黑色字体对比度也不明显,辨识困难,需要在充足的光照下才能看清楚,标记出可辨识的内容需要的时间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材质表面激光打标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塑胶材料上标记效果不好、原材料成本高、标记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胶材质表面激光打标的方法,其包括采用波长在266nm~650nm范围内的激光照射打标处塑胶材质的表面,通过所述激光破坏打标处塑胶材质表面的分子链结构,使塑胶材质产生颜色变化。
在塑胶材料不添加激光粉的情况下,采用波长在266nm~650nm范围内的激光照射塑胶材料,可在塑胶材料表面标记出清晰文字或图案。浅色塑胶材料上可标记出深色线条,深色塑胶材料上可标记出浅色线条,标记字体或图案与产品本体颜色差别大,对比度明显,易于辨识,另外,在标记相同内容并达到同等标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的标记方法,需要的标记的时间比普通固体激光(YAG/DP/YLP)更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塑胶材质表面激光打标的方法,其包括采用波长在266nm~650nm范围内的激光照射打标处塑胶材质的表面,通过所述激光破坏打标处塑胶材质表面的分子链结构,使塑胶材质产生颜色变化。所述塑胶材质为PET、PE、PP、PVC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