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食两用的降糖营养保健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747.3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康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23F3/34;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营养 保健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特别是II型糖尿病的药食两用的降糖营养保健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膳食模式也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向高脂肪、高蛋白,特别是高动物性食物的西方膳食模式方向转变,这些变化导致了人群疾病谱的改变,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全球糖尿病病人已超过1.5亿,估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翻番,最沉重的负担将会落在正向西方生活方式转化的发展中国家身上。在我国,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第3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大部分地区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NIDDM)患病率已升高至2%-3%,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人约4000万人。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学术会议上公布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变迁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男、女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3.3%和10.7%,标化率分别为12.8%和10.3%;糖调节受损比例明显增加,男女分别为15.0%和15.3%,标化率均为14.7%。中年人群的患病率增加十分突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近15%,预示糖尿病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患病率的迅猛增长和人口众多的基础必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卫生经济负担。
糖尿病,特别是II型糖尿病与癌症、冠心病及骨质疏松一样,是改变传统生活习惯及社会现代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一。在当今世界上,由于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使一些原来生活在传统生活环境中的人群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了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这方面的主要变化为:①过多地摄入富含脂肪的食品,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的食品(如动物性来源食品);②过多摄入精加工的谷物及纯碳水化物,如精米、精面粉、含糖的软饮料和各种甜食;③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这种膳食变化对人群健康所带来的长期、慢性影响在近几十年来已引起营养学家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10多年来,很多研究结果都证明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与NIDDM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在现有技术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是采用单纯的以病治病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效果差、疗效不明显、只是暂时的延缓病痛、不是从根本上加以治疗,患者永远也离不开药物,让人日久生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从而不利于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下去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西医治疗普遍费用昂贵,不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份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疗效好、服用方便,药食两用的降糖营养保健茶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铁棍山药粉50份、玉竹粉50份、山萸肉25份、五味子10份、旋复花12份、地黄粉20份、甘草粉3份混合配制而成。其制作方法:首先将铁棍山药洗净,去皮,水浸没固色30分钟,然后将铁棍山药、玉竹、山萸肉放入红外干燥设备中进行70℃灭菌、烘干干燥330分钟,最后将铁棍山药、玉竹、山萸肉、五味子、旋复花、地黄、甘草分别粉碎研磨至200目,过筛后按上述重量份量混合即可。
所述的铁棍山药、玉竹均采用辐照灭菌。
本发明具有纯天然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佳,治标治本,费用少、疗效快,原色原味,药食两用,治疗与保健于一体,体积小、便于携带,保质期长的优点。
本发明的方解如下:
1、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怀庆山药是指道地的铁棍山药),铁棍山药补脾健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滞下、尿频、虚热消渴、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泻泄便溶、白带过多。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燥咽干,干渴少痰、心烦心悸、糖尿病。
2、《法定中药药理与临床》记载:
铁棍山药降血糖作用:灌服山药煎剂30份/千份,每日1次,共10日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预防给药能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同时对肾上腺素、葡萄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有对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康,未经张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