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内异物微粒粒径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601.9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雄;秦垚;李伟;罗秀芝;杨春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异物 微粒 粒径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内异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内异物微粒粒径 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内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是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药液中异物 检测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例如常用的注射药液,其制备过程的安全要求 十分严格。一旦瓶里存在异物,则异物便会进入人体引起危害健康的疾病。因 此各个国家的药典中对注射剂内澄清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中国的2005版药典中 明确指出:可见异物指存在于注射剂、滴眼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就可以观 测到的不溶性物质。
目前国内的制药装备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全自动灯检机标定体系。 全自动灯检机的研制单位多数使用阈值可调的办法将阈值的决定权交给使用 方,而全自动灯检机的使用方则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以及工人的经验来设计阈 值。这种方法的阈值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并凭借工人的操作经验。例如使 用全自动检查机检测安瓿瓶时,国家药典规定的50微米分界线由于缺少合理的 标定,结果也很难保证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内异 物微粒粒径标定方法,得到标准微粒在视觉系统成像后的图像尺寸,从而使得 经过标定后的全自动灯检机能够满足国家药典要求的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内异物微粒粒径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多个液体瓶在拉丝封口前向瓶内滴入含有标准微粒的稀释液制备 成标定样品,每种标定样品中只含一种粒径的标准微粒稀释液,不同的标定样 品中滴入的标准微粒稀释液中的标准微粒粒径不同;
步骤2:使用全自动灯检机检测含有标准微粒的瓶内液体,获取每个标定样 品的序列图像;
步骤3:利用帧间差分法获取序列图像的差分图,标准微粒在差分图中为具 有一定宽度的直线,在直线周围截取n×n像素的待测区域,并使直线位于待测区 域内,其中,n为不小于3的整数;
步骤4:利用n×n模板系数与n×n像素的待测区域进行卷积运算得到两个 Zernike正交矩值A20和A40,如式(1)和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