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合叠合回流线用钢板翻转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597.6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金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18 | 分类号: | B32B38/18;B32B3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回流 钢板 转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线路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PCB板压合生产中用钢板翻转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PCB板领域压合生产时,钢板由于压合引起的内应力而造成板面上翘变形,导致生产过程中压合叠合铜箔张力异常,压合后铜面产生皱折异常报废,提高了生产成本;钢板反面压合流胶粘钢板时,由于一般残留胶块位置为钢板背面,因而不易在检查中发现;残留胶水不能及时发现清除,残留胶块造成钢板面凹陷异常,同样会导致成产过程残次品率提高,提高生产成本。而在清除残留胶块时,由于需要将钢板搬下生产线,搬运过程中容易刮伤钢板造成二次损坏,降低钢板使用寿命。
目前使用的叠合回流生产线未安装钢板自动翻板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PCB板压合生产中用钢板翻转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和钢板夹持部,钢板夹持部由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连接连杆组成,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上下平行放置,连接连杆3位于传送带两侧连接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还包括一个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连接连接连杆3。
钢板夹持部两端设置钢板输送机;钢板输送机输送部采用传送带输送或滚轴输送,输送部高度与钢板夹持部位于较低位置传送带的上表面等高。
连接连杆3为液压连杆、气压连杆、油压连杆任意一种,连接连杆3长度可伸缩调节。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生产工艺中的问题:
1、 钢板每个生产循环翻转一次,改善钢板内应力残留,防止因此造成的钢板变形及导致的钢板报废,降低生产成本。
2、 便于生产循环后的钢板正反两边都可检查到位,能够及时清除钢板粘胶异常,防止因此导致的报废,降低生产成本。
3、 钢板正反两面均可在线打磨处理,防止钢板搬运造成刮伤,延长钢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4、 采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减轻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板翻转机示意图。
图2为钢板翻转机配合钢板输送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图1为钢板翻转机示意图,包括包括底座和钢板夹持部,钢板夹持部由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连接连杆组成,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上下平行放置,连接连杆3位于传送带两侧连接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还包括一个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连接连接连杆3,连接连杆3为液压连杆、气压连杆、油压连杆任意一种,连接连杆3长度可伸缩调节。图中箭头方向为钢板夹持部翻转方向。
图2为钢板翻转机配合钢板输送机示意图,钢板翻转机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钢板输送机;钢板输送机输送部可采用传送带输送或滚轴输送,输送部高度与钢板夹持部位于较低位置传送带的上表面等高,图中钢板输送机上方箭头所示方向为钢板输送方向。
钢板在生产线压合流转完毕后,输送到第一个钢板输送机,此时检查钢板上表面的粘胶残留并清除干净,钢板沿传送带继续输送至钢板翻转机,钢板完全进入上下传送带之间后,传送带停止,连接连杆3缩短,上下传送带夹紧钢板,翻转电机启动,带动传送带和钢板共同翻转180°后,连接连杆3伸长,传送带继续启动,将钢板输送至在后的钢板输送机,此时钢板的上表面为位于第一个钢板输送机时的原下表面,再次检查钢板上表面的粘胶残留并清除干净,将钢板输送回生产线,继续压合作业。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后,能够明显提高生产线产品的优良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分别对未配备翻转机的生产线生产产品和配备了翻转机的生产线生产产品进行质检,结果如下:
在压合皱折当站IPQC质检,未配备翻转机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不良率为3.17%,平均报废率为0.29%;配备了翻转机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不良率为2.4%,平均报废率为0.23%,不良率下降了23%,平均报废率下降了21%。
在压合凹陷当站IPQC质检,未配备翻转机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不良率为3.49%,平均报废率为0.13%;配备了翻转机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不良率为2.1%,平均报废率为0.06%,不良率下降了40%,平均报废率下降了54%。
未配备翻转机的生产线压合钢板外包研磨因刮伤导致比例为15%,配备了翻转机的生产线钢板外包研磨因刮伤导致比例为5%,降幅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金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金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