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瓜茶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587.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慧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瓜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瓜茶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苦瓜又名凉瓜,是葫芦科植物,为一年生攀缘草本。茎、枝、叶柄及花梗披有柔毛,腋生卷须。叶子的直径达3至12厘米,有5至7道掌状深裂,裂片呈椭圆形,外沿有锯齿。春夏之交开花,雌雄同株,黄色。果实长椭圆形,表面具有多数不整齐瘤状突起。种子藏于肉质果实之中,成熟时有红色的囊裹着。苦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原产地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原产于热带地区。在南亚、东南亚、中国、和加勒比海群岛均有广泛的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去除苦味的苦瓜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苦瓜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苦瓜清洗干净后,切成苦瓜薄片,再将所述薄片进行脱水,然后在进行清炒至略焦状,装袋以备沏茶。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苦瓜的功效如下:
1.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2.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3.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5.苦瓜含有苦瓜皂苷(又称皂甙),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菌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药用和保健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苦瓜茶,不但去除了其苦味,而且有效利用了其功效,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饮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苦瓜薄片的厚度为1~3毫米。
进一步,所述脱水是用晾晒或者烘干进行脱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苦瓜清洗干净后,切成厚度为3毫米苦瓜薄片,再将所述薄片进行晾晒以脱去水份,然后在进行清炒至略焦状,装袋以备沏茶。
实施例2
将苦瓜清洗干净后,切成厚度为1毫米苦瓜薄片,再将所述薄片进行烘干以脱去水份,然后在进行清炒至略焦状,装袋以备沏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慧,未经徐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心滴丸配方
- 下一篇:用于分发嵌入在视频数据中的辅助数据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