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510.5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成勇;刘军民;于琼燕;黄剑锋;谢丽君;谭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H01G9/0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联 吡啶 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是以硫氰酸为强给电子配体,羧基联吡啶为含吸附基团的配体,三联吡啶衍生物为辅助配体的钌配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R1~R3中的至少一个为取代基团,其余的为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取代基团,R2 和R3独立地为氢或取代基团,且当R1~R3中有多个取代基团,其取代基团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团为卤素、硝基、烷基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团为氟、氯、溴、硝基、甲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氟,R2 和R3独立地为氢或氟,
或R1为氯、溴、硝基、甲基中的一种,R2和R3为氢。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含取代基的苯甲醛溶解于乙醇中制成溶液,向该溶液中依次加入2-乙酰吡啶、氢氧化钾和氨水,搅拌,过滤,洗涤,重结晶,得三联吡啶衍生物;
2)将三联吡啶衍生物溶解于乙醇中制成溶液,搅拌下向该溶液中加入RuCl3·3H2O,回流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物1;
3)向反应器中加入产物1、4,4-二羧基-2,2-联吡啶、氯化锂、DMF,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升温至130~150 ℃,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再加入硫氰酸铵,回流反应,冷却至室温,旋干溶剂,加水,过滤,固体干燥后重结晶,得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取代基的苯甲醛为含卤素取代基的苯甲醛、含硝基取代基的苯甲醛、含烷基取代基的苯甲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取代基的苯甲醛为对氟苯甲醛、3, 4-二氟苯甲醛、3,4,5-三氟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溴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含取代基的苯甲醛、2-乙酰吡啶摩尔比为1:1~4;
步骤2)三联吡啶衍生物、RuCl3·3H2O的摩尔比为1:1~3;
步骤3)产物1、4,4-二羧基-2,2-联吡啶和硫氰酸铵的摩尔比为1:1~2:20~50。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三联吡啶类钌配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5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