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供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339.8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沧粟;李孝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43/00 | 分类号: | F02M4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甲醚 在线 混合 供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燃机等动力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压燃式发动机一般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由于其热效率高,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它排放的有害碳烟和氮氧化合物很高,人们采取很多技术措施来降低其排放,但很难同时将它们降低。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代用燃料,有很高的十六烷值,其分子结构中无C-C键,雾化性能好,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燃烧可以大幅降低碳烟排放,有效地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和噪声。由于柴油产量大,主导着柴油机的燃料消费,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柴油机主要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大量的实验表明,在柴油机上使用柴油掺混二甲醚的混合燃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碳烟和氮氧化合物排放。
近年来,人们开始对柴油和二甲醚的混合燃料作为柴油机燃料进行研究。由于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已发展得比较完善,国内外关于柴油和二甲醚的混合燃料作为柴油机燃料的技术大都是在传统柴油机上对喷射系统进行局部改造。已有技术中,文献“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与排放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作者:宋清双等)介绍了直喷式柴油机使用柴油和二甲醚混合燃料,采用原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和喷油系统,对燃油箱和低压油路进行了改动,柴油和二甲醚混合燃料事先配制好,装于密封容器内,采用10个大气压左右的氮气对燃油箱加压,使二甲醚始终保持液态。这种方法需要预先配制混合燃料,并且需要将混合燃料油箱压力保持在5个大气压以上以保证二甲醚处于液态,而且不能根据发动机工况变化调节柴油和二甲醚的混合比来实现高效率和低排放。文献“柴油-二甲醚双燃料发动机供给系统的实验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作者:向小军等)介绍了一种柴油-二甲醚供油系统,在高压油泵前增设燃料混合器,将柴油和二甲醚实时喷入燃料混合器中,燃料混合器内压力保持在5个大气压以上以保证二甲醚处于液态,根据发动机工况来调节柴油和二甲醚进入混合器中的流量来控制混合器中柴油和二甲醚的比例。这种方法需要增设燃料混合器,混合器内压力保持在5个大气压以上以保证二甲醚处于液态,而且柴油-二甲醚混合比的调节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发动机工况的快速变化。文献“燃用二甲醚柴油机气道-气缸喷射复合燃烧”(《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作者:张俊军等)介绍了二甲醚气道-气缸喷射复合燃烧方式,利用二甲醚进气道喷射和柴油缸内直喷,从燃烧的角度出发以期实现发动机在全负荷范围内的高效清洁燃烧。这种方式不能利用二甲醚改善柴油的雾化,并且需要配合其它方式来拓宽发动机工况和降低排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供油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供油系统,它包括:柴油油箱、柴油过滤器、柴油油泵、高压油管、混合腔、喷油器、喷油器回油管、电控单元、二甲醚高速电磁阀、二甲醚增压泵、二甲醚过滤器和二甲醚罐等;其中,所述柴油油箱和柴油过滤器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柴油过滤器和柴油油泵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高压油管与柴油油泵相连,柴油油箱、柴油过滤器、柴油油泵和柴油高压油管组成柴油供油油路;柴油供油油路与混合腔相通;所述二甲醚罐和二甲醚过滤器通过第五连接管相连,二甲醚过滤器和二甲醚增压泵通过第四连接管相连,二甲醚增压泵和二甲醚高速电磁阀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二甲醚罐、二甲醚过滤器、二甲醚增压泵和二甲醚高速电磁阀组成二甲醚供油油路;二甲醚供油油路与混合腔相通;电控单元与二甲醚高速电磁阀连接;混合腔与喷油器连接;喷油器与喷油器回油管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供油系统,在喷油器前增设混合腔,二甲醚在柴油油泵两次供油之间通过二甲醚高速电磁阀进入混合腔与柴油混合,形成混合燃料,并利用二甲醚高速电磁阀来控制二甲醚的流量,从而控制混合燃料的混合比。本发明不需改动柴油机原有供油系统,只需要增加二甲醚供油油路和电控单元就可以实现掺烧比例可调的柴油和二甲醚混合燃料,从而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柴油和二甲醚在线混合供油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柴油油箱1、第一连接管2、柴油过滤器3、第二连接管4、柴油油泵5、高压油管6、混合腔7、第一连接螺栓8、喷油器9、喷油器回油管10、第二连接螺栓11、电控单元12、连接线13、二甲醚高速电磁阀14、第三连接管15、二甲醚增压泵16、第四连接管17、二甲醚过滤器18、第五连接管19、二甲醚罐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肌红蛋白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表面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