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280.2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清;金春英;张晓玲;林文俊;李留;付宏权;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C3/04 | 分类号: | C11C3/04;C11C3/10;C10L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子 液体 制备 生物 柴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石油燃料的替代品。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或/和脂肪酸)与短链醇通过酯交换(或/和酯化)反应生成的脂肪酸酯类物质,是一种新型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性能可以与传统的石化柴油媲美,但燃烧后发动机排放出的尾气中有害物质比石化柴油降低50%左右,是替代石化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
生物柴油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将动植物油脂(甘油酯)与短链醇(甲醇、乙醇等)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得,也可以通过将脂肪酸与短链醇(甲醇、乙醇等)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得。根据所使用催化剂的不同,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酶法和化学法两种。酶法中短链醇极易导致酶失活,且反应生成的副产物甘油易附着在酶的表面,使反应难于进行。传统的化学法通常采用强酸(硫酸)或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作催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但催化剂具有腐蚀性,且反应结束后需对催化剂进行中和,催化剂不能循环使用且有污水排出,需进行污水处理,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虽然采用非均相固体酸或碱催化剂可克服以上不足,但非均相催化剂存在活性低、反应速度慢、催化剂易失活需反复再生且再生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开发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快速合成新工艺已成为当务之急。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溶剂和液体酸催化剂,具有其它有机、无机溶剂和传统催化剂所不具备的优点:它同时拥有液体酸的高密度反应活性、流动性和固体酸的不挥发性;酸性可以超过固体超强酸,且酸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容易,对环境友好;液程范围宽,可达300-400℃;具有不可燃性;种类繁多,其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的种类,是真正意义上可设计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
因此,开发活性高、催化性能稳定、产物容易分离的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绿色工艺已引起极大的关注,目前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已有十多项。
张锁江等在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82972.0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柴油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咪唑型离子液体或该类离子液体与普通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形成复合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包括HSO4-、OH-和H2PO4-,普通碱性催化剂包括:NaOH、Na2CO3、K2CO3、Na2O、K2O、RONa、ROK,酸性催化剂包括:H2SO4、H3PO4、CH3(CH2)11SO3H、
吴芹等在申请号为200510086385.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方法以蓖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鱼油、猪油或藻类油脂等生物油脂为原料,以带磺酸基官能团的B酸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