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纤维和锦纶交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及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213.0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毛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谈竹庄竹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00 | 分类号: | D06M13/00;D06M10/00;D06M15/53;D03D15/00;D03D13/00;D03D21/00;D06C7/02;D06M101/06;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纤维 锦纶 交织 面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纤维和锦纶交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及面料,属于竹纤维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竹纤维认识的深入,竹纤维的消费人群也在逐渐扩大,从几年前的白领阶层逐渐向现在的蓝领阶层扩散,在针织及家纺领域,近年来竹纤维产品的总量已经创下了新高,其市场占有量也已经与全棉产品不相上下。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因强度、缩水以及挺括等原因,竹纤维向其他纺织领域进军是目前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专利号为201020295706.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竹纤维与莫代尔混纺和棉纤维交织的家纺面料,尽管该专利技术还是属于家纺领域,但也可以说该专利技术为竹纤维向其他纺织领域进军提供了一个技术方向。申请号为200810136352.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锦纶丝与竹纤维的交织布及其织造方法,所述交织布由20D ~ 30D超细旦锦纶单孔丝作为经线、竹纤维纱线作为纬线交织而成,所述超细旦锦纶单孔丝成分占交织布总重量的15%~25%,所述竹纤维纱线成分占交织布总重量的75%~85%。该交织布的布面在保留竹纤维纱线抗菌、高透气、高吸湿、耐磨、不起球等优点的基础上,还强化了织物的细腻感和悬垂性,适用于时装面料。但是,该面料还不能解决抗皱、缩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竹纤维和锦纶交织面料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面料除具有竹纤维的优点外,还具有抗皱性能好缩水率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竹纤维和锦纶交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织造面料,采用整理剂对所述面料进行浸渍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②干燥处理后,将所述面料冷却至室温;
③采用后整理剂对所述面料进行浸渍,然后采用升温速率超过10℃/s且温度不超过160℃的脉冲加热方式对所述面料进行定形处理;
所述整理剂为竹醋液含量不低于30%的乙醇溶液;
所述后整理剂为竹醋液含量不低于70%的水溶液;
所述干燥处理为加热温度为78~120℃的加热干燥;
织造面料时,经线采用一股或多股竹纤维通过加捻形成的纱线,纬线采用一股或多股锦纶纤维通过加捻形成纱线。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2次浸渍2次干燥的方法获得了抗皱性能好、缩水率、低服用性能好的竹纤维与锦纶纤维的梭织面料。这2次浸渍采用了不同的整理剂,干燥的方法及目的也有所不同。首次浸渍采用了竹醋液含量不低于30%的乙醇溶液,该溶液中的乙醇不仅促进了竹醋液的渗透,还将该溶液的pH值提升,通常面料在酸性环境中性能不稳定且易损伤。首次干燥采用了温度为78~120℃的加热干燥方式,采用此法可将乙醇迅速地从面料中蒸发除去。申请人认为,温度越高越容易将面料的性能锁定,由于此时面料尚未处理好,因此不宜采用过高温度,而120℃及以下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温度段。在第2次浸渍中,申请人明显加大了竹醋液含量,且采用了竹醋液的水溶液。因为乙醇容易渗透也容易蒸发,蒸发时会带走部分竹醋液,更何况此时采用了更高浓度的竹醋液。在第二次干燥中,也就是步骤③所述的定形处理中,通过所述定形处理使得所述面料的抗皱性能得到明显地提升。在面料的抗皱性能方面,现有技术中以雅戈尔的全棉免熨衬衫技术为翘楚,雅戈尔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将全棉面料喷洒免熨整理剂后经过高温熨烫处理。经过该特殊高温处理的全棉面料能够获得良好的抗皱性能。申请人借鉴这种方法希望获得竹纤维面料的抗皱性能,可是由于竹纤维的耐热性相对棉纤维差得多,再加上这种免熨整理剂对竹纤维的破坏比预期要大,申请人将竹纤维梭织面料送至雅戈尔技术中心做了免熨处理后,发现该面料几乎丧失了服用性能。申请人根据竹纤维的自身特点,将现有技术中的免熨整理剂替换为所述后整理剂,然后采用升温速率超过10℃/s且温度不超过160℃的脉冲加热的技术方案对竹纤维梭织面料进行处理,使得所述面料的抗皱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几乎没有损失该面料的服用性能。经过测定,通过本发明制得的面料在进行了人工团皱后,褶皱的即时恢复率在75%以上,同比通过申请号为200810136352.4的中国发明专利制得的面料,褶皱的即时恢复率增加约50个百分点。
通过步骤③的努力,也使得所述面料的缩水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测试,不经过步骤③的处理,所述面料的一次缩水率接近10%,永久缩水率经预测将超过12%。而经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面料,缩水率低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谈竹庄竹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吉谈竹庄竹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