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镇内河的生态河床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150.9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大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镇 内河 生态 河床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在城镇内河上进行清淤[10]、冲洗[11]、暴晒[12]、垫铺细沙[13]、垫铺细石子[14]、垫铺生态河泥[15]后所创建的人造生态河床[7],在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1]、[2],河道两边浅水滩[3]、[4],河内浮床[5]与河底[6]所引进的水生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中净化了水质,其主要特征在于当打开内河水闸[8]引进外河水源时,河水绕市区内河流动的过程中,河内庞大的生物群落,为了各自的繁衍生息,各物种自觉地参与了自然界的生态循环达到净化内河水质的目的,净水后的河水从内河另一端[9]流出至外河。
2.根据权利要求书1的要求,其特征是河道在清淤、清洗、暴晒后,然后依次铺上沙、石、淤泥所构成的生态河床,在其上所引进相应的生物群落构成了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仅起到治污、净水的效果,还修复了原污染的
河床。
3.根据权利要求书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内河底部最上端用生态淤泥铺垫、生态淤泥的下面用细石子铺垫、细石子的下面用细沙子铺垫。
4.根据权利要求书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生态淤泥采用外河无污染的河泥或地下井里抽上来无污染的淤泥。
5.根据权利要求书1的要求,生态淤泥铺垫高度典型值为25厘米,细石子铺垫高度典型值为5厘米,垫铺细沙子的高度典型值为6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书1的要求,细石子与细沙子的菱边最长距离典型值分别为1~1.5厘米和0.1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1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