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47031.3 申请日: 2012-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2888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石钺;孙虹;金文;程星烨;李开通;李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55/03 分类号: C07D455/03;A61K31/4375;A61P9/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3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化合物 13 甲基 巴马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新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及其制备和制药的用途,具体说是从延胡索中分离制备的新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以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延胡索习称元胡,中国药典载其正品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e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延胡索作为传统镇痛药和活血化瘀药在我国医药学的应用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目前发现的主要是生物碱。按其氨基氮的性质划分则可分为叔胺碱和季铵碱两大类,研究表明,它们的药理作用与其氨基氮的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延胡索中的叔胺碱类多显示镇痛、镇静及安定作用,而延胡索中季铵碱类可能与心血管系统作用有关。目前延胡索季铵碱类对心血管的药效作用研究比较少见,尤其是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在治疗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疾病的作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及其在医疗方面的用途。

具体地说是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其化学结构式如(I)所示:

所述的新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的理化性质及其各种波谱特征如下:

13-甲基巴马土宾(13-Methyl-palmatrubine):红色针晶(甲醇),mp 175-176℃;

UV(MeOH)λmax(nm):338,272,232;

HR-ESI-MS:m/z 352.1558[M]+(Calc.for C21H22NO4,352.1549);

1H-NMR(CD3OD,500MHz):9.35(H-8),7.58(H-11),7.28(H-1),7.03(H-4),7.02(H-12),4.53(H-6),3.91(3-OCH3),3.89(2-OCH3),3.89(10-OCH3),3.08(H-5),2.78(13-CH3);

13C-NMR(CD3OD,125MHz):116.6(C-1),149.5(C-2),152.5(C-3),112.6(C-4),133.4(C-4a),30.0(C-5),57.8(C-6),146.4(C-8),121.3(C-8a),163.9(C-9),151.2(C-10),124.1(C-11),107.2(C-12),134.9(C-12a),129.4(C-13)134.7(C-13a),122.5(C-13b),57.1(2-OCH3),57.3(3-OCH3),57.6(10-OCH3),18.2(13-CH3)。

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的用途是制备治疗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化合物作为药物使用时,可以是单独应用,也可以是与其它成分混合使用。

在临床应用时,以常规的制剂工艺,单独使用或与其它药物配合制备成临床上可以使用的各种不同剂型的药物。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注射剂,颗粒剂等。

在多年的研究中,本发明人从延胡索中分离制备出一种新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对缺血缺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的化学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先将延胡索药材用重量4~8倍的醇溶剂在50℃~90℃下进行加热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50℃~90℃下减压浓缩后,用药材重量2~4倍的去离子水溶解,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2~5%氨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弃去,再用30~70%乙醇溶液洗脱,将洗脱液在50℃~90℃下减压浓缩,然后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到延胡索提取物;将延胡索提取物用醇溶剂溶解,再用硅胶拌样,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系统梯度洗脱,用葡聚糖凝胶或反相柱色谱纯化,用甲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13-甲基巴马土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