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甲型肝炎病毒IgM AlphaLISA检测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016.9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平;韩俊;陈操;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6 | 分类号: | G01N33/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王加岭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甲型 肝炎 病毒 igm alphalisa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肝病毒的免疫学检测,具体地说,涉及抗甲型肝炎病毒IgM AlphaLISA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感染人类甲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多发。HAV感染的诊断依据是检出HAV的抗体。当前,抗-HAV 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且有简便,快速的优点。抗-HAV IgM在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抗-HAV IgM来建立诊断甲型肝炎的诊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甲型肝炎病毒IgM AlphaLISA检测试剂盒。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抗甲型肝炎病毒IgM AlphaLISA检测试剂盒,其包括供体微珠、受体微珠及生物素化的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其中,所述供体微珠包被有含25mM HEPES、100mM NaCl和0.05% Proclin-300,pH7.2的链霉亲和素溶液;所述受体微珠包被有含0.05% Proclin-300,pH7.2的Anti-IgM的PBS溶液。
前述的试剂盒,包括供体微珠20μg/ml、受体微珠5μg/ml以及生物素化的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6×10-8ng/孔;使用时,以总体系10μl计,每孔添加量为:受体微珠4μl、供体微珠5μl、生物素化的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6×10-8ng及血清1μl。
前述抗甲型肝炎病毒IgM AlphaLISA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 是将含25mM HEPES、100mM NaCl和0.05% Proclin-300,pH7.2的链霉亲和素溶液包被至供体微珠上;将含0.05% Proclin-300,pH7.2的Anti-IgM的PBS溶液包被至受体微珠上;生物素化的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的制备过程为:用甲肝病毒TZ84株感染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株,培养细胞至病毒增殖高峰期,14天后收获细胞悬液,经氯仿抽提、PEG沉淀、离心后,用β-丙内酯灭活,浓缩后即得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最后对得到的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进行生物素化。
具体地,生物素化的甲肝病毒TZ84株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肝病毒TZ84株接种到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株中,培养至病毒增殖高峰期;
(2)14天后收获的感染细胞悬液经冻融、超声各3次释放病毒;
(3)进行氯仿抽提,10%聚乙二醇浓缩,8000r/min,4℃离心1h;
(4)用含2%SDS的Tris-NaCl缓冲液悬浮沉淀,经蔗糖/甘油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从底层收获甲肝病毒抗原;其中,蔗糖/甘油不连续密度梯度为0.5ml 80%甘油,1.8ml 30%蔗糖,1.8ml 20%蔗糖,1.8ml10%蔗糖,1%SDS;离心条件为18℃,37000r/min,6h;
(5)用β-丙内酯灭活甲肝病毒抗原后,进行超速离心浓缩;
(6)对步骤(5)中得到的甲肝病毒抗原进行生物素化,具体为:
(i)加入100μlWS缓冲液和60μl约123μg的浓缩甲肝病毒抗原到超滤管中;
(ii)离心1000g,10min;
(iii)将10μl二甲基亚砜加入到装有NH2-reactive biotin的管中,用移液器吹打混匀;
(iv)加入100μl反应缓冲液和8μl NH2-reactive biotin到超滤管中,用移液器吹打混匀,37℃孵育30min;
(v)加100μl WS缓冲液到超滤管中,离心10000g,10min,弃 滤液;
(vi)加200μl WS缓冲液到超滤管中,离心10000g,10min,重复此步骤一次;
(vii)加入200μl WS缓冲液,用枪头吹打10至15次,重悬此结合物;
(viii)分装于200μl PCR中,加等量甘油,-20℃保存。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