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藤茶下脚料发酵再利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939.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江;董静洲;王麒;谭爱东;文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民族学院;来凤凤雅藤茶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脚料 发酵 再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细胞对植物组织和粗纤维进行发酵分解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植物体附带的有益微生物或者接种有益微生物对固体植物材料进行发酵,达到分解粗纤维和木质素、分解组织内的纤维素和淀粉并对转化为可溶性的物质,提高植物组织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和其他可溶性成分,同时由于有益菌的代谢产生一些香气物质,能够大大去除茶汤的草青味、提高茶汤的风味、健脾开胃,适合更广泛人群使用。
背景技术
植物材料固体发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如云南毛茶叶进行固态发酵后制作成风味独特、保健价值更高的普洱茶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商业价值叶大大提高。在薯蓣皂素提取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固体发酵可以提高薯蓣皂素提取率15%左右。藤茶是近些年来发现和开发起来的一种新型保健茶,藤茶的主要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具有保肝、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二氢杨梅素已经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开始进入临床试验。藤茶的二氢杨梅素含量高达16%,大量的民间用药经验证明,直接使用藤茶就可以很好地防癌抗癌和清肝明目,因此藤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药食兼用食品。目前藤茶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作为保健茶叶进行饮用,而且藤茶成品制作后,产生大量的叶柄、梗茎,占到藤茶原材料的20-30%。经检测,藤茶叶柄、梗茎的二氢杨梅素含量也达到5-10%。因此,藤茶下脚料再利用意义重大。本专利对藤茶下脚料进行干燥粉碎后,采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袋泡茶,大大提高藤茶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发酵工艺提高藤茶下脚袋泡茶风味和品质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藤茶下脚料发酵工艺既可以变废为宝,提高了藤茶材料利用率,增加了下脚料的药用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藤茶下脚料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其步骤是:
(1)新鲜藤茶下脚料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加25-35%纯净水渥堆发酵,或接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或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进行渥堆发酵;
(2)发酵过程中不断翻堆,堆内温度控制在10-80℃发酵时间控制在1-10天;
(3)发酵完毕,对发酵后的藤茶下脚料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60-100℃,烘干后的藤茶下脚料粉末可以直接作为藤茶袋泡茶成品,或者作为藤茶黄酮提取分离的原材料;
所述的渥堆前处理可以在太阳光下晒干或者室内暖气干燥,然后粉碎过30-60目筛;
所述的渥堆加水量在10-50%;
所述的渥堆固态发酵,可直接接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或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进行发酵;
所述的渥堆固态发酵堆内温度控制在10-80℃;
所述的渥堆固态发酵时间控制在1-10天;
采用上述三个步骤,将藤茶下脚料回收利用,可以使藤茶下脚料粉末单位时间内有效成分(藤茶黄酮和多糖)溶出率提高30%以上,茶汤由原来的草青味道变得清香爽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在工艺改进上成本低廉,只需增加发酵车间即可。
(2)提高藤茶袋泡茶的质量:有效成分溶出率大大提高,保健价值得到增强。
(3)改善茶汤风味,尤其适用于品茶消费者
(4)便于加工:发酵后的藤茶粉末可溶性内容物含量增加,质地柔软,可以很方便地加工成茶砖或者袋泡茶,或者制作成其他形式的保健食品。
(5)用途广泛,采用该工艺发酵后的藤茶下脚料粉末也可以直接用于藤茶黄酮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大大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节约提取溶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藤茶下脚料发酵再利用的方法,其步骤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民族学院;来凤凤雅藤茶生物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民族学院;来凤凤雅藤茶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心音分类方法及心音的图形化显示方法
- 下一篇:履带直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