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折边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221.3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水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折边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边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组合式折边架。
目前技术
目前人们在对金属板进行折边时,基本都采用机械操作来进行,很少采用人工来进行,因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操作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精确度欠缺,而且厚度大受限制。
采用机械操作虽然金属板厚度可以明显增加,但是使用要求高,使用成本也高,所使用的机械由于体积极庞大,又不能随便移动,这对使用来说也是极大的不方便。
分明内容
在底座架从下往上安装有立柱,挤压架,发力架,支撑板,六角轴,发力板,顶套在底座架上从下往上安装有立柱,挤压架,发力架,支撑板,六角轴,发力板,顶套管,旋转板,操作时又省时省力从而得以克服上述缺陷为人们在以后进行此类操作时提供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正视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立柱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3C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底座架正视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发力板俯视图
图4B,图4C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支撑板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4D,图4E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承重轴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4F为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定形块正视图
图5A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底座架俯视图
图5B,图5C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发力架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6A,图6B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挤压架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7A,图7B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顶套管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7C为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定形块端视图
图7D为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底座架端视图
图7E,图7F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六角轴端视图和正视图
图7G为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发力板正视图
图8A,图8B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环扣套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8C,图8D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折边架中的旋转板正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先把底座架0平放在相应的物面上安装固定,接着再把两根立柱3分别竖起来,让两根立柱3下端的方形平面各自对准底座架0左右两端的相应端面贴上去,然后把相应的螺栓14分别从立柱下端方形平面的反面上的对穿孔中串入,再接着再串入底座架0左右两端的相应端面上的有螺纹的孔中,拧紧到一定紧度后,作相应的调体和挤压架2前后平面两端上的两个对穿孔放进去,然后先分别把四块上支撑板10平面上下的对穿孔对准顶套管12的凸出体平面上的已经放好的承重轴4的两端轴头和两个发力板7以及两个旋转板15的前平面上的相应固定轴套上去,然后分先后在两个承重轴4轴头上的近顶端的细孔中串入开口销封口,再在两个发力板7的前侧平面上和两个旋转板15的前平面上的相应固定轴的也套上上支撑板10后的轴头上卡上卡簧封口。
把四块下支撑板5平面上下的对穿孔对准挤压架2前后平面两端上的两个对穿孔中的两个承重轴4的两端轴头和两个发力板7以及两块旋转板15的前平面上的相应固定轴套上去,然后分先后在两个承重轴4轴头上的近顶端的细孔中串入开口销封口,再在两块发力板7和两个旋转板15的前平面上的相应固定轴的前侧平面上的也套上上支撑板10后的固定轴轴头上卡上卡簧封口。
把两根长螺栓16分别串入两个固定圈12的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内,然后再分别串入两个顶套管11的凸出体平面上的对穿孔内后,在两个正,最后彻底拧紧。
把挤压架2吊起来,让其左右两端的管状体下管口分别对准两根立柱3顶端的螺栓头后由上往下套,待两个管孔套入立柱后,再接着往下放到合适的高度后暂时搁至在那里。
把发力架6吊起来,让其左右两端的管状体下管口分别对准两根立柱3顶端的螺栓头后往下套,待两个管孔套入立柱后,往下放到合适的高度后暂时让其吊在那里。
把两个顶套管11的下端管口耳环状凸出体分左右相对,分别对准两根立柱3的顶端螺栓头往下套,然后在两个顶套管11的顶端面上的两根立柱3的顶端螺栓头分别再套上螺帽13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水,未经陈海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混合分布设备
- 下一篇:电动车控制器MOS管固定及散热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