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器水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5615.7 | 申请日: | 201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喜;曹天琴;贾希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9***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水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气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器的水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在经过冷却器冷却的过程中会析出大量水分,因此压缩空气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分离器进行水气分离。目前,大多数水气分离装置通常是利用装填在分离箱中的金属丝团来进行水气分离。这种传统的水气分装置虽然能够使压缩空气形成扰流,但附着在金属丝团上的冷凝水难以汇集,因此水、气分离效果欠佳。申请号为“200720172797.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水气分离器”的装置,它是利用倾斜设在分离箱中的多块气体隔板对压缩空气形成扰流,并利用该气体隔板引导冷凝水排出;然而,由于压缩空气沿气体隔板向上流动、而冷凝水沿气体隔板向下流动,两者流动方向相反,因此仍有部分水分会被向上流动的压缩空气带出,水、气分离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气分离效果好的冷却器水气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设有进气口的分离箱、与在该分离箱连通的排水管嘴和出气管嘴;在分离箱中固定有面对所述进气口并将该分离箱分隔为左腔和右腔的至少一块翅片,在所述翅片上位于波峰与波谷之间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排水管嘴设在分离箱内表面的最低处,出气管嘴设在左腔靠近顶部的位置。
分离箱的内表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或多边形、或半圆弧形、或圆弧形、或椭圆形结构,分离箱内表面的最低处低于所述进气口;翅片的截面形状可为锯齿形、或梯形、或波浪形、或方波形结构,该翅片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夹角为5~50°;出气管嘴从分离箱的端面伸入左腔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在分离箱中增加了翅片,并将分离箱的内表面改为了利于空气流动的形状,因此大幅度提高了水气分离效果(水气分离效率可达到90%以上)。具体分析如下:
1)由于在分离箱设置了波浪形翅片,当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右腔时因受到翅片的迎面阻挡而形成扰流,从而能够延长压缩空气在右腔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水分冷凝析出;当压缩空气通过通孔进入右腔后,又会受到右腔内壁的阻挡形成旋流,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再次冷凝析出;因此有效地提高了水、气分离效果。
2)由于翅片与进气口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进入右腔的压缩空气因受到翅片的阻挡作用而形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流,因此有利于带动附着于翅片表面的冷凝水加速下流并汇聚于分离箱内表面的底部。
3)分离箱的内表面由于采用了矩形、或梯形、或多边形、或半圆弧形、或圆弧形、或椭圆形等有利于形成旋流的结构,尤其是采用了半圆弧形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左腔中的压缩空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有利于带动附着于左腔表面的冷凝水加速下流并汇聚于分离箱内表面的最低处。
4)由于分离箱的内表面的底部低于进气口,因此能够在分离箱内形成一个汇集冷凝水的导流槽,从而可使冷凝水通过排水管嘴快速排出;既避免了冷凝水长时间聚集,又避免了冷凝水通过进气口返流入冷却器中。
5)由于出气管嘴从分离箱的端面伸入左腔中一段距离,因此避免了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出气管嘴,进一步延长了压缩空气停留时间,水、气分离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翅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分离箱1 出气管嘴2 散热器3 右腔4 排水管嘴5 翅片6 左腔7 通孔8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4中,分离箱1通过设在其右侧的进气口与散热器3的出气口连通,该分离箱中固定有面对所述进气口的波浪形翅片6,该翅片将分离箱1分隔为左腔7和右腔4。在翅片6上位于波峰与波谷之间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8,该翅片的波形沿分离箱1的轴线方向分布;翅片6的下端与分离箱1内表面的底部之间有可供冷凝水流通的缝隙。在分离箱1内表面的最低处固定有排水管嘴5,在分离箱1上靠近左腔7顶部的位置固定有与该左腔连通的出气管嘴2。
为了便于冷凝水下流汇集,翅片6倾斜设置,该翅片与所述进气口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该夹角α尤以5~50°为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的虚拟剪贴板
- 下一篇:变压器套管试验集控箱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