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电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4895.X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曹亚裙;茅忠群;诸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一平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温 方法 以及 使用 蒸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电蒸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质量及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相关的厨房用具的分类也逐渐得到细化,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以蒸煮为主要功能的电蒸锅逐渐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认可。电蒸锅是利用发热器将水加热蒸发,然后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常见的电蒸锅主要包括壳体、内胆、加热板、蒸盘和锅盖,内胆具有内腔且设置于壳体内,加热板设于内胆底部并且通电后具有加热功能,蒸盘置于内胆内腔并与内胆底部之间具有供蒸汽上升的间隔空间,锅盖盖合于内胆上,目前常见的电蒸锅一般是可以移动的,比较占空间。
因此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可嵌入于厨房橱柜或者灶台上的电蒸锅,如中国专利CN201256875Y所公开的一种嵌入式蒸锅。不管是可移动的还是嵌入式的电蒸锅,都需要对蒸锅内的食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有利于蒸锅的烹饪,而现有的蒸锅通常通过设在内胆内的测温元件将蒸锅的温度反应出来,这样不但清洗不方便,而且内胆中的测温元件也容易损坏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量蒸锅内食物温度的测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电蒸锅,这样的测温方法以及电蒸锅不但测温准确、清洗方便,而且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的内胆以及锅盖,在所述锅盖的周边与所述内胆接触的其中一部位上设有一缝隙,在所述缝隙对应的内胆的一测温装置对内胆内加热的食物进行测温。
优选地,为了测温更加准确,所述缝隙为所述锅盖的出气口。
一种电蒸锅,包括内胆以及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周边与所述内胆接触的其中一部位上具有一缝隙,在所述缝隙对应的内胆的侧壁外侧固定有测温装置。
优选地,为了使该电蒸锅测温更加准确,所述缝隙为所述锅盖的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测温装置通过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胆的侧壁外。
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具有一通孔,一螺钉插入至所述通孔将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内胆的侧壁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将所述测温装置固定在内胆的侧壁外侧。
为了便于测温装置的安装和更换,所述固定件具有弹性,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紧贴所述内胆的侧壁外侧,并且该另一端上具有向内胆外侧突出的弯折部用于容置所述测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测温方法以及使用该测温方法的电蒸锅,不但能够准确测量锅体内的加工食物的温度,易于清洁,保证了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成本低,更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和整齐度。使用该方法的电蒸锅不但具有上述优点,还便于更换测温装置以及便于安装,更加易于生产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蒸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蒸锅的测温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测温装置的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电蒸锅包括内胆1和锅盖2,内胆1外侧可以具有外壳等或者该蒸锅内胆1可以嵌入设置在橱柜或者厨房其他的部位,以形成一嵌入式电蒸锅。
该锅盖2的周边与内胆1相接触的其中一部位上具有一缝隙3,内胆1内的水加热后的热蒸汽从该缝隙3溢出,如图1箭头方向所示,在该缝隙3处的内胆1的侧壁外侧紧贴固定有测温装置4,该缝隙3位置处因有大量气体分子流经,对温度最为敏感,是最佳的测试位置。优选地,该缝隙3可为该锅盖2的出气口,即在该锅盖2与内胆1相接触的周边上的某一部位设置锅盖2的出气口,该出气口所对应的内胆1的外侧紧贴固定有测温装置4。该测温装置4可在内胆1的外侧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显示或者供使用者控制温度以及加热模式,由于该测温装置4位于内胆1的外侧,不但便于内胆1内部的清洗、防止测温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的污染同时也防止热蒸汽对测温装置的损害,而且也使得测温装置4所连接的控制模块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和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