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低碳钢边部线状缺陷的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4470.9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所全;王金涛;龚羽;夏小明;吴亚萍;秦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45/08;B21B37/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低碳钢 线状 缺陷 消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低碳钢边部线状缺陷的消除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低碳钢由于其优异的深冲性能,可以满足各种复杂成型制品的要求,因此在汽车、家电和各种仪器仪表等成型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这一类产品对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汽车外覆盖件常采用完全无表面缺陷的钢板。因此,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表面缺陷会严重影响成型制品质量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热轧低碳钢的表面常常出现一种边部线状缺陷,该类缺陷也常常被称边部裂纹、边部黑线、边部线状裂纹等(Edge Seam Defect)。该缺陷主要分布在板材上下表面的两侧或单侧距边部一定距离以内,形成沿钢板轧向分布的细线状或条片状、带状线状缺陷。
所述边部线状缺陷长短不一,严重程度不一,或贯穿于整卷板长,或出现于带钢边部长度方向上的某部分。发生该类缺陷的热轧钢卷在进行后续冷轧时,则会造成冷轧板的表面相应位置出现斑点,并可能对冷轧工作辊带来擦划伤。因此,为了保证产品正常交货,需要在组织生产前增加热轧板目标成品宽度,通过切边的办法完成定货合同,这样不仅给生产组织带来很大困难,同时成材率明显下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边部线状缺陷的微观观察以及低碳钢的高温变形抗力研究,可以确认:该类缺陷的形成机理为在轧制过程中,因连铸坯宽度方向温度不均,尤其是因为连铸坯边角部温度过低,在变形后期该位置进入两相区,导致轧制宽展时各个部分变形不均匀,边角部分发生皱褶。随着平辊轧制过程中的宽展进行,连铸坯边角部翻转进入上下表面,并不断向连铸坯宽度中心移动,最终在距边部一定距离区域形成沿轧向分布的所述线状缺陷。
目前解决该类缺陷有不同的办法。
例如,申请号为“20072006741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其技术方案系通过将结晶器短边板内侧壁设置为圆弧形,结晶器四个角设置为圆角,希望使浇铸后的连铸坯截面呈鼓形,四个棱角呈圆角。这样浇铸后的连铸坯在热轧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边角部分的过快冷却,长边板的端面可以均匀缓慢的冷却,使边部1~2公分处轧后产生的纵向条状黑线缺陷消除。该办法由于较大的设备改造,以及对连铸工艺的影响,目前采用该方法进行改造的企业还不多。
又如,申请号为“201010237117.3”的“一种消除热连轧过程中IF钢边部翘皮的方法”中国申请专利,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测定IF钢在热轧过程中的相变温度,通过加热炉微正压控制、适当提高钢出炉侧的温度,调整轧制及除鳞时序,粗轧及精轧除鳞水的清扫利用逆喷代替侧喷、避免带钢边部受到水的冲刷,将精轧入口温度做为一个控制目标,解决IF钢的边部翘皮缺陷。
再如,申请号为“200810234287.9”、发明名称为“一种改善热轧带钢边部压痕缺陷(Slab Edge)的立辊辊型设计”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改善热轧带钢边部压痕缺陷的立辊辊型设计。该技术方案将立辊的辊型由带有锥度的改为带有凸度的平辊,其凸度的大小为150~200um,凸度部分设计在离轧制线0~135mm处,凸度的起角角度为3~5°。根据该方案,其优点是:利用这种辊型设计可以发挥立辊第三道次(Pass)连铸坯咬入厚度为135mm时,实现立辊对连铸坯两边厚度方向中间部分的宽度压缩,实现宽展控制的同时,缩小了边部压痕缺陷(Slab Edge)的宽度,提高了产品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方法有效缩小缺陷宽度的同时,不能消除该缺陷,并带来粗轧轧制稳定性的问题。
此外,也有一些文献通过提高连铸坯出炉温度,保证轧制过程的温度不进入两相区,该方法同时可能带来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问题。国外在1989年4月开发了一种新的立辊辊形,即双锥角辊形(EFM),新辊形可以改善连铸坯边角部的变形,通过减小温度变化和改善微小裂纹缺陷,从而减轻对狭缝的不利影响。此外还有通过带凸度的立辊轧机及带凸度的SP侧压机,在侧压时预先形成凹形侧边,减少平辊轧制时的宽展量和狭缝宽度,有效地控制了边部线状缺陷到带钢边部的距离。国内曾经通过优化立辊孔型和侧压工艺,将立辊设置成带圆倒角的辊形,在粗轧时将连铸坯边角部轧制成圆倒角,同样可以减小温度变化和改善微小裂纹缺陷,有效减少黑线发生几率。
综合上述文献所公开的方法,其主要目的集中在控制边部缺陷的距离,尚未就消除边部线状缺陷提出实际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乘用车底盘电池锁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谷朊粉干燥的后处理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