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铟清洁冶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4160.7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扬;于军;李贵龙;赵剑波;王星;樊利;沈卫星;沈丹阳;杨新宇;孙玉文;李惠;何心;于永成;高衡;刘辉;曹宝军;陈昌勤;张秋影;牟现玉;宋运伟;韩杰;姚文波;赵增斌;田长文;张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军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5C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冶炼 方法 | ||
1.铟清洁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含铟原料和多级浸出工序的浸出渣,经过富集工序用挥发的方法得到烟灰和无污染渣;
S2将富铟原料和步骤S1中得到的烟灰,经过多级浸出工序用酸或盐溶液进行浸取,得到上层清液和底流固体浸出渣及铜、铋、镉等有色金属渣;
S3取步骤S2中得到的上层清液,经过电积工序用电子还原得到海绵铟和贫铟液;
S4取步骤S3中得到的海绵铟,经过电解铸定工序用氧化还原的方法,将原子铟转化为离子铟,铟离子再转化为原子铟,得到铟锭和电解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铟清洁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当前处理得到的烟灰作为新的富铟原料进入多级浸出工序,无污染渣用于建材原料,作为商品销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工序的工艺条件为:富集温度:1~1800℃;富集压力:0.1~2兆帕;富集气体氧浓度:6~99%;富集原料碳含量:15~60%;富集时间:1~5000分钟;富集级数:1~100级;富集工序产品建材原料,含铟量:小于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当前得到的富铟原料经过多级浸出工序,获得铟浓度不小于每升1克的上层清液进入电积工序,上层清液中铟的浓度小于每升1克时,返回多级浸出工序,同时得到浸出渣。浸出渣返回富集工序,铜、铋、镉等有色金属渣用于回收有色金属,作为商品销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工序的工艺条件为:粉碎时间:1~10000分钟;粉碎温度:-20~120℃;粉碎强度:1~3000转/分;粉碎级数:1~100级;粉碎液比固:0.1~100倍;成品粒径:0.1微米~10毫米。浸出温度:-20~160℃;浸出压力:0.1~10兆帕;浸出液酸或盐浓度:0.1~10摩尔;浸出搅拌强度:1~3000转/分;浸出时间:1~90000分钟;浸出级数:1~100级;浸出液比固:1~200倍。还原温度:1~100℃;还原压力:0.1~2兆帕;还原液铟浓度:每升0.1~100克;还原液循环量:0~30000升/分;还原时间:1~10000分钟;还原级数:1~200级;还原电流密度:每平方米1~3200安培;还原电压每槽0.1~10伏特。氧化温度:1~1000℃;氧化压力:0.1~1兆帕;氧化液比固0.01~100;氧化搅拌强度:0~1000转/分;氧化时间:1~70000分钟;氧化级数:1~100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前处理得到的海绵铟进入电解铸定工序,同时得到贫铟液,贫铟液返回多级浸出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积工序的工艺条件为:电积温度:1~150℃;电积压力:0.1~20兆帕;电积液铟浓度:每升1~100克;电积液循环量:0~10000升/分;电积时间:1~10000分钟;电积级数:1~300级;电积电流密度:每平方米1~3200安培;电积电压:每槽0.1~10伏特;电积槽:阴阳极为导电极片,阳极为不溶阳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当前处理得到电解渣返回多级浸出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铟清洁冶炼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工序的工艺条件为:电解压密:海绵铟团含水小于5%;电解熔炼:铟碱比0.01~100;利用镉的低沸点物理特性,除镉选用这空蒸馏法除镉;化学歧化法除铊;电解工序温度:1~1600℃;电解工序压力:0.001~2兆帕;电解液铟浓度每升0.1~100克;电解液循环量:0~30000升/分;电解时间:1~10000分钟;电解级数:1~100级;电解电流密度:每平方米1~3200安培;电解电压每槽0.01~10伏特;可溶阳极电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军,未经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1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设备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