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3817.8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AFO股份公司;崔大圭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触点 红外线 触摸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触摸屏装置,尤其涉及在产生多个触点时,可顺利识别触点的接触位置的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装置是不适用鼠标等输入装置而用人的手或笔等接触显示于画面的文字或特定图标,以确定位置并计算输入信号处理特定功能的装置。
这些触摸屏装置根据计算接触于屏幕的位置的方式分为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超声波方式及红外线方式等,而主要使用电阻膜方式和静电容量方式。
在上述方式中,对红外线方式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利用红外线方式的触摸板,沿屏幕10的外部边缘在上侧及下侧中的某一处和左侧及右侧中的某一处,设置各由多个产生激光(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元件12构成的第一及第二发光部13、14。
另外,在屏幕10的外部边缘的上侧及下侧和左侧及右侧的不设置第一及第二发光部13、14的地方,设置各由多个受光元件16构成的第一及第二受光部17、18。
因此,在屏幕10上,在第一及第二发光部13、14和第一及第二受光部17、18之间,激光以矩阵的形式通过。
因此,若用户的手或比等物体与屏幕10上的特定部分接触,则将阻断接触部分的光。
从而则在发生接触的屏幕10上的位置,光不能从第一及第二受光部17、18入射。
检测不入射至第一及第二受光部17、18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至X/Y解码器19,以获知接触部分的位置。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红外线方式,虽然使用多个红外线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但不能同时检测多个触点。
另外,因用手指或笔等物体接触屏幕,因此,容易损伤屏幕。
另外,因对屏幕接触位置的分解能力取决于红外线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数量,因此,为提高分解能力,需增加红外线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数量。因此,增加触摸屏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屏幕上产生多个触点时也能准确检测出各接触位置的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接触屏幕所导致的屏幕损伤的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可在不降低检测屏幕上产生的触点位置的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少红外线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数量的红外线扫描仪的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外部电源而使用自身产生的感应电流点亮红外线发光元件的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识别多触点的红外线触摸屏装置,包括:屏幕,由可对图像进行投影的显示面板,及形成于上述显示面板前面以保护显示面板并接受触摸的钢化玻璃板构成;光扫描仪,形成于上述屏幕一侧以利用红外线扫描屏幕;导光条,形成于上述钢化玻璃板边缘,以反射由上述光扫描仪照射并通过钢化玻璃板的红外线中的一部分,且对未反射并入射至内部的红外线进行导光以传送至一端;受光部,设置于上述导光条末端以接受通过导光条传送的红外线;及位置检测仪,利用上述受光部接受的光量和上述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检测触摸位置;而从上述导光条反射的红外线入射至相对于反射红外线的导光条形成的另一导光条。
上述光扫描仪,包括:红外线发光元件,获得电源供应并产生红外线;旋转部,旋转上述红外线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红外线以扫描上述屏幕的前面;驱动部,向上述旋转部提供旋转动力;角度测量部,具备于上述驱动部一侧以测量上述旋转部的旋转角度。
上述驱动部,包括:旋转磁铁,以圆盘形状可旋转地设置以沿相同方向旋转上述旋转部;驱动电磁铁,具备于上述旋转磁铁的一侧以获得电源供应产生磁力并旋转旋转磁铁。
上述红外线发光元件获得上述旋转磁铁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发光。
上述光扫描仪,包括:红外线发光元件,产生红外线;旋转部,沿两个方向旋转以使上述红外线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红外线扫描上述屏幕的前面;驱动部,左右旋转上述旋转部;角度测量部,具备于上述驱动部一侧以测量上述旋转部的旋转角度。
上述驱动部,包括:旋转电磁铁,具备于上述旋转部内部并获得电源供应产生磁力;固定电磁铁,相对于上述旋转电磁铁形成在上述旋转部后侧并获得电源供应产生磁力。
上述驱动部由发动机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FO股份公司;崔大圭,未经AFO股份公司;崔大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人跷跷板
- 下一篇:可调整敲击重量的叩诊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