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项物理技术组合式灭菌增氧活性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43645.4 | 申请日: | 2012-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王佩之;沈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50;C02F1/20;C02F1/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技术 组合式 灭菌 活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处理器,龙其是一种三项物理技术组合式灭菌增氧活性水器。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自来水应为卫生、安全、合格的饮用水。一般情况下,自来水中有害元素的含量很低,达不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绝大多数城镇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是,由于自来水厂生产过程的波动,季节气候的变化,输水管网陈旧、积水、维修等会引起二次污染,以及用户水龙头污染等原因,往往不能确保饮水安全。自来水受到污染、长期存贮不动、或人工改变了水的构架,都能使水功能退化,导致水的生理功能降低;长期喝退化水,将影响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因此,各种水质处理器应运而生。水是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灵性,水的奥秘深不可测。水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者往往会误入岐途,广大民众对科学饮水与健康更是知之甚少。
饮用水消毒,杀灭饮用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是人体健康的关键。饮用水灭菌消毒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肥三大类,当今世界各国都采用化学消毒法;美国安全饮水委员会通过评价后认为:氯、臭氧、二氧化氯是可供给水选择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采用臭氧消毒,设备昂贵、生产过程严格、费用高;我国的自来水厂都是采用氯化消毒法。
氯是生活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剂;然而,用氯消毒水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污染;长期饮用氯消毒的水会增加人们患癌症的可能性。我国居民普遍饮用开水。水在煮沸时,杀菌用的氯化消毒剂与水中的有机物化合物,(例如腐黑素、腐殖酸等有机物)生成强致癌物质;如挥发性三氯甲烷和非挥发性卤乙酸等,其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等,沸点高、不可吹脱,其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和100倍。另外氯消毒剂本身对饮用水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开水是缺氧水或无氧水,是心脑血管病和肝病的魁首,缺氧的冷开水浇花花死、养鱼鱼亡;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许多发达国家都直饮冷水。为此,我们提倡物理法灭菌消毒,并致力于研制开发物理法水质处理器。
当前,我国市场上的水质处理器种类繁多民众难于选择,科学的分析如下:
“桶装水十饮水机”曾被称为饮水革命,“时尚”的象征;大规模风行之后才发现:“桶装水存在着严重的二次污染”。开盖后细菌、微生物、尘埃等会随空气进入水中,24小时后开始滋生繁殖,温度越高繁殖越快。桶装水长期存贮不动,水分子未受到震荡和冲击,水分子团逐渐变大、功能逐渐退化、变成衰老水,也称“死水”。储水筒的材质、水质、储存、周转、清洗、消毒等每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水的污染和老化。饮水机的通道、滤材、机芯也是细菌和微生物滋生之所,如不及时清洗和更换滤材,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比直接饮用自来水更加危险。
截留污染物的过滤式净水器是应用最广的水质处理器,水质深度净化的基本材料种类繁多;例如:活性炭、分子筛、KDF、电去离子、各种过滤膜,无论是固体吸附材料,还是膜分离材料,应用的关键都是防止污染。无机盐形成的垢,有机物的粘附,微生物的堆积、滋长都会造成净化材料堵塞,降低吸附材料的净化效率及膜的通水量,乃至形成截留物对水的污染;贮水筒及筒内的涉水材料都是污染物高度浓缩的“垃圾桶”,若以一天的污染物为1,当一年更换一次滤芯时,滤芯内积存的污染物为365倍,而微生物的滋长繁殖将成数量级的增长;若未能及时更换滤芯,这些污染物的毒素和污染信息将随“净化水”一起进入人体。同时,纯净化水抽去了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破坏了水的构架,是功能不全的弱酸性水,不具备天然水的保健功能,长期饮用会损害人体健康。
人造矿泉水,也称加矿水或矿化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工添加某些矿物元素;不同厂家加矿的成分和含量不同,不同地域和人的个体差异,所需矿物元素的品种及数量不同,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地域和不同的人群。更重要的是;“人体内必需的矿物元素必须适量与平衡;人体内微量元素的生理浓度和中毒剂量很接近;矿物元素摄入过量比不足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人造矿泉水与天然矿泉水有本质的区别,天然矿泉水来自地层深处、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矿物元素已经与水融为一体,成为水结构中的“骨架”; 矿泉水奔流不息,是高能态、有活性的天然水;而人造矿泉水抽去了天然水中的骨架,又加入了不一定适合人体需要的矿物元素,所加矿物元素能否与水融合,人工加矿的离子化程度低、不易被人体吸收,不能做生活饮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氧机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配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