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线装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607.9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H.阿伦特;D.瓦尔德曼;M.魏斯;F.梅茨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B2/02 | 分类号: | B42B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杨国治 |
地址: | 瑞士黑***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1.一种用于把书帖处理成书芯的索线装订机,其中该索线装订机主要由用于书帖的输送系统和后置的缝合站构成,其中该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路段构成,书帖可骑马式地在该输送路段上输送给缝合站,其特征在于,用于书帖(100、200)的输送路段由至少一个辅助鞍座(1)和直接后置的可自由移动的装订鞍座(2)构成;辅助鞍座配备有至少一个受驱动的环形地运行的传动链(5),该传动链具有间隔开的内置的传动件(6、6a、6b);装订鞍座具有自己的用于书帖的可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输送机构(7);在辅助鞍座(1)与装订鞍座(2)之间的过渡部分上有至少一个用来探测经过那里的书帖的位置和时刻的机构(9);传动链可根据书帖(100、200)的不同印张长度的直接顺序通过速度改变来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书帖(100、200)的顺序预定地被确定好,或者可在过程中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用来探测书帖位置的机构(9)是光电管;探测信号负责索线装订机的直接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传动件具有传动指的形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传动链(5)的速度改变是加速或减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装订鞍座(2)具有基本竖直的移动,以便把书帖(100、200)输送给缝合站(3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装订鞍座(2)的移动由组合的竖直的/摆动的平移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装订鞍座(2)内部的输送机构(7)的驱动机构对来自辅助鞍座(1)的书帖实施猛烈的加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7)由电机或推轮驱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装订鞍座(2)在端侧具有静止的或可移动的用来使得到达那里的书帖闯齐的止挡。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索线装订机,其特征在于,辅助鞍座配备有两个传动链;第一传动链输送常规尺寸的书帖;第二传动链负责小尺寸的书帖。
12.一种用于把书帖处理成书芯的索线装订机的工作方法,其中该索线装订机主要通过用于书帖的输送系统和后置的缝合站来工作,其中该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路段构成,书帖骑马式地在该输送路段上输送给缝合站,其特征在于,用于书帖(100、200)的输送路段通过至少一个辅助鞍座(1)和直接后置的可自由移动的装订鞍座(2)来工作;利用至少一个环形地运行的传动链(5)沿着辅助鞍座对书帖进行输送,该传动链具有在其中间隔开的传动件(6、6a、6b);传动件各自向前带动书帖,直到该书帖的相对的边被属于装订鞍座的输送机构叼住,且通过所引起的属于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的加速而被输送离开辅助鞍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尺寸的书帖对传动链进行至少一次速度改变,其中使得沿着辅助鞍座在中间输送的小尺寸书帖(200)加速,而当再次输送常规尺寸的书帖(100)时减速。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第一小尺寸书帖(200)后置至少一个空节拍。
15.如权利要求13和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动链在空节拍之后在辅助鞍座上输送常规尺寸书帖期间发生减速。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辅助鞍座(1)与装订鞍座(2)之间的过渡部分上至少利用机构(9)对经过那里的书帖(100、200)的位置和时刻进行探测;在探测书帖时从机构(9)输出的信号对索线装订机的工作产生作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对索线装订机的继续工作予以确认,或者当在书帖的输送中出现干扰时引起索线装订机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未经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6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三聚氰胺生产中碳酸氢铵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