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冷却装置的金属燃油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3577.1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贵;武钢良;彭戎华;曹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金属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金属燃油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金属燃油箱总成(参见图3、图4、图5)由上箱体1和下箱体2焊接而成,上箱体1设置有燃油泵安装口1a、油管卡条1b、重力安全阀1c、进油管1d、加油排气管1e、第一防浪板1f和第二防浪板1g,该金属燃油箱内部空间密闭,燃油泵安装在油箱内部,燃油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全部散发到油箱内部,加之燃油箱受外部排气系统及环境温度的热辐射影响,导致燃油箱内燃油的温度较高,而燃油温度升高会使燃油挥发,从而造成燃油的浪费,同时,向外排出的燃油蒸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冷却装置的金属燃油箱,以降低燃油箱内燃油的温度,减少燃油挥发。
本发明所述的带冷却装置的金属燃油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下箱体内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水泵、散热器和连接管,冷却管放置在下箱体内底面,冷却管的两端固定在下箱体后壁上,其端口分别伸出下箱体后壁,冷却管的一端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水泵的一端连接,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冷却管的另一端口连接,冷却管、水泵和散热器组成闭式冷却回路,冷却液在该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
进一步,为了使冷却管与燃油的接触面积更大,以提高热交换效果,所述冷却管的形状为螺旋状。
工作时,冷却液在水泵作用下在由冷却管、水泵、散热器和连接管组成的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对燃油箱内燃油的冷却、降温。
本发明由于在燃油箱内设置有冷却装置,能够降低燃油箱内燃油的温度,从而减少了燃油挥发,避免了燃油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燃油蒸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冷却管固定在下箱体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金属燃油箱的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金属燃油箱的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金属燃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带冷却装置的金属燃油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上箱体1设置有燃油泵安装口1a、油管卡条1b、重力安全阀1c、进油管1d、加油排气管1e、第一防浪板1f和第二防浪板1g;下箱体2内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螺旋状的冷却管3、水泵7、散热器8和连接管,冷却管3放置在下箱体2内底面,冷却管3的两端固定在下箱体壁上,并从下箱体壁穿出,水泵7、散热器8和连接管位于燃油箱外,放置在燃油箱后方的车体上。冷却管3的出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水泵7的入口连接,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5与散热器8的入口连接,散热器8的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6与冷却管3的入液口连接,冷却管3、水泵7和散热器8组成闭式冷却回路,冷却液在该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
该冷却装置工作时,水泵7将下箱体内的冷却管3内的冷却液吸出,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5将冷却液送入散热器8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又经过第三连接管6进入到下箱体内的冷却管3中,从而实现对燃油的冷却、降温。
本发明中冷却管3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可以互换,即冷却管3的出液口通过第三连接管6与散热器8的入口连接,散热器8的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5与水泵7的入口连接,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冷却管3的入液口连接,冷却管3、水泵7和散热器8组成闭式冷却回路,冷却液在该冷却回路中循环使用,该冷却装置工作时,水泵7将散热器8内的冷却液吸出,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5将冷却液送入下箱体内的冷却管3内,冷却管3内的冷却液通过热交换对燃油进行冷却、降温,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三连接管6进入散热器8中,散热器8对该冷却液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