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氏文昌鱼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43564.4 申请日: 2012-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255968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冯俊;王义权;李光;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C12N15/85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文昌鱼 肌动蛋白 基因 启动子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文昌鱼肌动蛋白基因,特别涉及白氏文昌鱼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文昌鱼(Amphioxus)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e)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e),它处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是现存生物中最类似于脊椎动物亚门直接祖先的类群之一。因其独特的进化地位,且结构简单,身体半透明,基因组仅为人类的1/6,呈现出基因倍增前脊椎动物祖先的基因组的特征(1、Balczarek,K.A.,Lai,Z.C.,Kumar,S.,Evolution of funct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the pair box(Pax)DNA-binding domains.Molecular.Biology and Evolution[J].1997.(14),829-842.)。随着对文昌鱼的研究日益深入,佛罗里达文昌鱼(Branchiostoma flloridae)和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尤其是文昌鱼实验室连续繁殖的成功(2、Zhang,Q.J.,Sun,Y.,Zhong,J.,Li,G.,Lü,X.M.,Wang,Y.Q,Continuous culture of two lancelets and production of the second filial generation in laborat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Evolution)[J].2007,308(4),464-472)以及显微注射技术的稳定建立,极大地推动了文昌鱼的模式化进程。在其他模式生物中成功应用的生物技术,如RNA干扰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等同样在文昌鱼中逐步建立。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研究其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分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佛罗里达文昌鱼中Fox D基因启动子(3、Yu,J.K.,Holland,N.D.,Holland,L.Z.,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 FoxD reporter constructs in amphioxus embryos.Development Biology.2004.(274),452-461)被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