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3369.1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璋;蔡进成;杨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5B37/02;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开始商品化以来,由于具有寿命长、耗电量少、发热度小,所以其应用范围遍及日常生活中的各项用品,如家电制品及各式仪器的指示灯或光源等。近年来,因多色彩及高亮度化的发展,应用范围还朝向户外显示器发展,如大型户外显示广告牌及交通号志灯。
如图1所示,一种已知的发光组件显示装置5包括一电路板51、多个发光组件52及一连接器53。所述发光组件52设置于电路板51上,连接器53设置于电路板51的边缘并通过多个导线531与其它电子组件(例如另一个电路板)电性连接,并通过导线531将驱动讯号传送至电路板51以驱动所述发光组件52发光。
由于导线531绕过电路板51的侧边,不仅在视觉上看起来不美观,而且当多个发光组件显示装置5欲拼接以形成一个大尺寸显示装置时,导线531会妨碍拼接,以致相邻的发光组件显示装置5之间存在有缝隙,进而降低显示质量。另外,一般而言,电路板51为树脂电路板,具有刚性无法弯折,在进行大尺寸显示装置的拼接时,还需要进行电路板51的磨边等制程,以减少边缘的厚度。如此一来,不仅增加制程的成本,还无法达到缩小画素间距的需求。因此,如何跳脱传统窠臼并设计出新架构的发光装置以达到无缝拼接的需求,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达到无缝拼接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组件、至少一个第一软性基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软性基板。第一软性基板具有一第一发光部及至少一个第一电性连接部,至少一个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一发光部。第二软性基板具有一第二发光部及至少一个第二电性连接部,至少另一个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二发光部,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实质上紧密并合,且第一发光部与第一电性连接部的交界处的至少一个部分实质上位于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的交界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软性基板还具有一第一弯折处,第一弯折处位于第一发光部与第一电性连接部的交界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软性基板的材质包括金属、树脂、玻璃或陶瓷。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软性基板或第二软性基板为多个时,所述第一发光部或所述第二发光部分别呈一维排列或二维排列,或是所述第一发光部及所述第二发光部共同呈一维排列或二维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形成一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部或第二发光部为正多边形或长方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软性基板的第一电性连接部与第一发光部或第二发光部至少部分重迭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软性基板的第一电性连接部与第一软性基板的第一发光部实质上呈90度夹角。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为一显示器。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遮盖,其覆盖于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的至少其中一个的至少一个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当遮盖为多个时,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分别对应设置于各遮盖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盖分别具有一卡合结构,而与相邻的遮盖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遮盖还具有一遮光层,遮光层分别对应发光组件而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遮盖还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对应发光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连接部或第二电性连接部具有一连接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连接部或第二电性连接部各具有一驱动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单元,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传送多个控制讯号分别至所述驱动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以寻址的方式,传送多个控制讯号分别至所述驱动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性连接部与第二电性连接部通过一连接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包括一控制驱动单元,其具有一驱动电路,通过第一电性连接部与第二电性连接部驱动所述发光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以一维排列或二维排列设置于第一发光部或第二发光部。
在一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发光部的一发光组件与设置于相邻的第二发光部的另一发光组件的一间距,实质上等于所述一维排列或二维排列的一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组件通过表面接合、打线接合或覆晶接合而设置于第一发光部或第二发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上集成电路芯片ESD防护电路
- 下一篇:电子元器件散热器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