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楔形自增力盘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086.7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年;杨南南;初亮;王哲;杨宇;王庆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55/224 | 分类号: | F16D55/224;F16D65/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形 增力盘式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制动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统液压促动系统的新型楔形自增力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制动系统中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减速行驶至安全速度或者直至停车,或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或使汽车可靠地停止在原有位置的部件。目前制动器从结构上主要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自增力制动器一般都是鼓式制动器,而盘式制动器目前几乎不存在自增力式。由于没有自增力效果,致使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较低,为此目前使用的液压盘式制动器必须要在系统中装用助力器,而且在使用液压促动装置为其提供促动力时,需要的管路压力非常大,会恶化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
目前国内尚未提出具有自增力效果的楔形盘式制动器的设计研究。国外德国博世公司曾提出电动楔形盘式制动器的概念,它使用电机转动丝杠,将电机的转动变为螺母的移动,从而推动与螺母固连的楔形块压靠制动盘,产生制动力。另外,德国大陆西门子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电子楔形制动器。制动盘一侧对置安装有两个电机,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推动带有多个楔形面的一个滑块横向移动,摩擦衬片外侧为与滑块楔形面对应的楔形面,两楔形面间对应的凹陷部分有滚柱,当两楔形面相对横向移动时,滚柱滚到两楔形面凸起处,推动摩擦衬片向制动盘紧靠,同时反向推动钳体带动另一侧的摩擦衬片夹紧制动盘。楔形制动器夹紧制动盘可以实现自增力式制动,控制精度高。然而,结构的复杂、对控制的高要求、较高的成本以及电机的动态响应性问题是此类电子机械制动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电机直接安装在制动器上,工作环境和振动造成的电机可靠性问题也需要在工程设计时予以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楔形自增力盘式制动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楔形自增力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体、楔形制动块、2个结构相同的摩擦衬片、固定制动块、4~6个结构相同的滚柱、密封圈、轮缸活塞、轮缸、2个结构相同的挡板与制动钳导向架。
制动钳体的上端与制动钳导向架中的上制动钳口配装,制动钳体中的制动钳口的内侧面与4~6个结构相同的滚柱接触连接,4~6个结构相同的滚柱和处于下方的楔形制动块的大直角边面接触连接,楔形制动块的斜边面上粘接有第一个摩擦衬片,楔形制动块的小直角边面通过三爪弹簧夹与固定于制动钳体中的制动钳口左端的轮缸中的轮缸活塞的伸出端连接,楔形制动块的小直角边面与轮缸的中心轴线垂直,密封圈安装在轮缸活塞与轮缸之间,固定制动块固定于制动钳导向架中的下制动钳口的内侧面上,第二个摩擦衬片的底面与固定制动块上表面粘接,2个结构相同的挡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制动钳体中的制动钳口的两端面上,2个结构相同的挡板的内端面与楔形制动块两端面为间隙配合,2个结构相同的挡板内端面上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导向槽和楔形制动块两端面上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导轨配装为滑动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挡板与4~6个结构相同的滚柱的两端为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