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2506.X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魏飞;贾希来;卢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活性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采用水热或共沉淀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纳米晶粒,将所得到的纳米晶粒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在0.1~20%的水溶液;
2)向所述水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05~10%的碳源,以及质量百分含量为0.05~10%的表面活性剂,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3)通过喷雾造粒的方法,使混合物溶液在200~900℃的温度条件下形成球状颗粒;
4)将所得球形颗粒在400~900℃的氮气中热处理,形成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纳米晶粒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晶粒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晶粒,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晶粒为Fe3O4、Fe2O3、SnO2、TiO2、Li4Ti5O12和Si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晶粒为LiCoO2,、LiMn2O4、LiFePO4、LiMnPO4、Li3V2(PO4)3和LiNi0.5Mn1.5O4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纳米晶粒的粒度为2~100纳米。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碳源为蔗糖、葡萄糖、石墨、导电炭黑、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醇、嵌段共聚物P123、嵌段共聚物F127、聚氧乙烯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造粒方法采用热喷雾或者气化喷雾。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为200纳米~10微米的球形颗粒,具有10~60%的孔隙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5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保护焊剂芯电弧焊接的焊条
- 下一篇:强振动场合用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