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回风主巷道防爆门减灾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2421.1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刚;常海英;李者;王慧;许明英;周飞;刘妍;刘艺平;刘德君;高一峰;李铁君;韩庆权;李让;孙志华;王帅;田峰;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荣刚;周飞;唐勇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14;E21F1/16;E06B3/02 |
代理公司: | 双鸭山欣合专利事务所 23203 | 代理人: | 范兴安 |
地址: | 155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回风 巷道 防爆 减灾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防灾减灾安全控制装置,尤其是井下回风主巷道防爆门减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生产的回风主巷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风井将风不断向井下输入,主扇房不断地将风抽出,在井下形成风循环。正常情况下,回风主巷道后端有铁板防爆门封闭回风主巷道,此门平常不随意开启。一旦井下发生非正常爆炸等强气流冲击时,由于它的阻隔,爆炸压力会瞬间经主扇机房释放。这样就将主扇机房毁坏,破坏井下通风,事故后的救援由于没风而不能及时展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矿井回风主巷一旦遇发生非正常爆炸等强气流冲击损毁主扇机房,导致井下通风停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回风主巷道防爆门减灾控制系统。将铁板防爆门换用玻璃防爆门,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击碎玻璃防爆门并关闭主扇机房。达到保护主扇机房不被毁坏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控制装置、电气动撞击装置、龙门式防爆门、玻璃防爆门构成,控制装置与玻璃防爆门上固定的电气动撞击装置和龙门式防爆门上的磁离合装置信号电缆连接,电气动撞击装置与玻璃防爆门四角配合螺栓固定,控制装置由采集箱、控制箱两部分组成,采集箱的传感器A和传感器B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光端机连接,备用电源与馈电开关连接,备用电源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光端机连接,采集箱安装固定于回风主巷道生产工作面附近,控制箱安装在地面,控制箱的光端机输入端与采集箱的光端机输出端信号光缆经人行通道连接,控制箱光端机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接口连接,PLC控制器输出端的A接口与磁离合装置信号电缆经主扇房通道与磁离合装置连接,磁离合装置与龙门式防爆门配合固定,PLC控制器输出端的B接口与电气动撞击装置信号电缆人行通道连接,电气动撞击装置与玻璃防爆门配合固定,备用电源与馈电开关连接,备用电源输出端与PLC控制器、光端机连接,电气动撞击装置由外壳、弹簧、前压盖、活塞A、活塞B、线圈、后盖、撞击铁组成,外壳为圆形金属筒状,前端有凸沿,凸沿均布有丝孔,外壳后端有后盖,后盖中心有撞击铁,外壳内壁为圆形筒状,分为前后两个活塞腔,前活塞腔后部固定有弹簧,前活塞腔前部有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与外壳内壁间固定有线圈,线圈支架前部有前压盖与外壳前端配合螺栓紧固,活塞A呈圆柱状,底部中心有顶孔,活塞A前部中心有撞锥,活塞A外径与前活塞腔内径滑动配合,后活塞腔后部腔壁装有弹簧,活塞B呈圆柱状,前端中心有顶锥,顶锥与活塞A底部顶孔配合,活塞B底部中心有顶孔,活塞B外径与后活塞腔内径滑动配合,后盖为圆形,周边均布丝孔,后盖中心有圆孔,撞击铁呈圆形,中心有顶锥,撞击铁外径与后盖中心圆孔内径配合卡固,撞击铁顶锥与活塞B底部顶孔配合,后盖与外壳后部配合螺栓固定,外壳前端凸沿平面与玻璃防爆门四角紧配合螺栓固定,龙门式防爆门由异形金属门框、磁离合装置、吊环、防爆门板、密封条、滑道、滑轮组成,异形金属门框正面有凹槽,异形金属门框外壁与主扇机房前部墙壁配合固定,磁离合装置于门框上方与异形金属门框横梁配合固定,信号线路与控制箱PLC控制器输出端的A接口连接,吊环与磁离合装置上部配合焊固,防爆门板由钢板制成,四边固定有密封条,防爆门板上边沿焊有磁力吸板,滑道与异形金属门框内壁配合固定,滑轮与连接杆一端配合紧固,连接杆另端与防爆门板配合焊固,滑轮与滑道内侧滑动配合,玻璃防爆门由金属门框,密封条、玻璃门板、门合页、电气动撞击装置组成,金属门框外壁与回风主巷道封闭固定,玻璃门板四边固定有密封胶条,门合页与玻璃门板和金属门框铰接,电气动撞击装置与玻璃门板四角配合固定,电气动撞击装置的信号电缆与控制箱的PLC控制器输出端的B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发生爆炸瞬间此装置击碎玻璃防爆门释放强冲击波,关闭主扇房避免冲击和破坏,为灾后及时恢复供风,争取救灾时间效果明显,且生产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井下安装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装置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电气动撞击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龙门式防爆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玻璃防爆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是由控制装置、电气动撞击装置、龙门式防爆门、玻璃防爆门构成,控制装置接收冲击压力信号,控制电气动撞击装置3瞬间破坏玻璃防爆门2,向井口释放冲击压力,同时控制主扇机房的龙门式防爆门9降下,关闭主扇房12,参照图1、图2,控制装置由采集箱14、控制箱7两部分组成,采集箱14的传感器A15和传感器B11与数据采集,20连接,数据采集器20与光端机19连接,备用电源21与馈电开关22连接,备用电源21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20、光端机19连接,采集箱14安装固定于回风主巷道4生产工作面16附近,控制箱7安装在地面,控制箱7的光端机18输入端与采集箱14的光端机19输出端信号光缆13经人行通道5连接,控制箱7光端机18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7输入接口连接,PLC控制器17输出端的A接口与磁离合装置10信号电缆8经主扇房12的通道与磁离合装置连接,磁离合装置10与龙门式防爆门9配合固定,PLC控制器17输出端的B接口与电气动撞击装置3信号电缆经人行通道5连接,电气动撞击装置3与玻璃防爆门2配合固定,备用电源24与馈电开关23连接,备用电源24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7、光端机18连接,参照图3,电气动撞击装,3由外壳29、弹簧32、33、前压盖25、活塞A39、活塞B37、线圈30、后盖34、撞击铁36组成,外壳29为圆形金属筒状,前端有凸沿28,凸沿28均布有丝孔,外壳29后端有后盖34,后盖34中心有撞击铁36,外壳29内壁为圆形筒状,分为前后两个活塞腔,前活塞腔后部固定有弹簧32,前活塞腔前部有线圈支架31,线圈支架31与外壳29内壁间固定有线圈30,线圈支架31前部有前压盖25与外壳29前端配合螺栓26紧固,活塞A39呈圆柱状,底部中心有顶孔,活塞A39前部中心有撞锥40,活塞A39外径与前活塞腔内径滑动配合,后活塞腔后部腔壁装有弹簧33,活塞B37呈圆柱状,前端中心有顶锥38,顶锥38活塞A39底部顶孔配合,活塞B底部中心有顶孔,活塞B37外径与后活塞腔内径滑动配合,后盖34为圆形,周边均布丝孔,后盖34中心有圆孔,撞击铁36呈圆形,中心有顶锥35,撞击铁36外径与后盖34中心圆孔内径配合卡固,撞击铁顶锥35与活塞B底部顶孔配合,后盖34与外壳29后部配合螺栓固定,外壳29前端凸沿28平面与玻璃防爆门2四角紧配合螺栓27固定,参照图4、图1,龙门式防爆,9由异形金属门框41、磁离合装置10、吊环、防爆门板45、密封条44、滑道43、滑轮42组成,异形金属门框41正面有凹槽,异形金属门框41外壁与主扇机房12前部墙壁配合固定,磁离合装置10与异形金属门框横梁48配合固定,信号线路8与控制箱7的PLC控制器17输出端的A接口连接,吊环与磁离合装置10上部配合焊固,防爆门板45由钢板制成,四边固定有密封条44,防爆门板45上边沿焊有磁力吸板47,滑道43与异形金属门框41内壁配合固定,滑轮42与连接杆一端配合紧固,连接杆另端与防爆门板45配合焊固,滑轮42与滑道43内侧滑动配合,参照图5,玻璃防爆,2由金属门框49,密封条50、玻璃门板、门合页51、电气动撞击装置3组成,金属门框49外壁与回风主巷道封闭固定,玻璃门板49四边固定有密封胶条50,门合页51与玻璃门板和金属门框铰接,电气动撞击装置3与玻璃门板四角配合固定,电气动撞击装置3的信号电缆6与控制箱7的PLC控制器17输出端的B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荣刚;周飞;唐勇,未经周荣刚;周飞;唐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