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纬密织造送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2241.3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清;王闽;魏晶慧;高宏图;魏巍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06 | 分类号: | D03D4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0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纬密 织造 送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纬密织造送经机构。
背景技术
变纬密织造是在同一块布料上按设计要求遵循特定规律分布有多个不同纬密区,目前的普通剑杆织机均为机械间歇式送经和机械间歇式卷取装置配置,一旦设定某个密度,只能是此密度,无法动态改变。进口机或仿进口机多为电子送经和卷取配置,其中部分机台在复杂电路支持下利用伺服电机的适时可控性而具有变纬密织造设置功能,然而目前国内的剑杆机90%为国产普通剑杆机,如果要实现变纬密织造,就得改装送经和卷取部分并在电控部分加装复杂的控制部分,费用将相当昂贵,国内一些织机制造厂设计出具有独立驱动,电磁离合双路选择传动,和电控部分组合的变纬机构,虽然实现了两个纬密按一定规律织造,但无论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都很复杂,可靠性差,而且每增加一种纬密机械和电控部分都得作烦琐变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普通剑杆织机或有梭织机上能够实现变纬密织造,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变纬密织造送经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纬密织造送经机构,包括机架和与机架装连的送经主传单元、送经量张力自调节反馈单元和多臂龙头,所述多臂龙头包括联片、提综臂以及调节块,所述联片有二片平行金属片通过二端芯轴固结而成,提综臂上具有弧形板,弧形板上具有三角形凸齿,调节块上一侧具有与提综臂的凸齿相吻合的齿槽,另一侧具有半圆形槽,通过半圆形槽套在联片一端的连接芯轴上,其创新在于:还包括动态可控式控制送经量单元,所述动态可控式控制送经量单元包括第一钢丝绳、吊综滑轮、转向轮、复合转向轮、第三复位弹簧、第三钢丝绳和附加张力调节弹簧,所述多臂龙头上设有与提综臂装连的钢丝绳连接件,第一钢丝绳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件和多臂龙头提综臂相连,另一端经吊综滑轮、转向轮导向后固定连接在复合转向轮上,第三钢丝绳一端与复合转向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和附加张力调节弹簧连接,附加张力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和送经量张力自调节反馈单元中的重锤挂脚相连,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和复合转向轮相连接。
所述动态可控式控制送经量单元还包括第二钢丝绳和钢丝绳收缩组件,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件和多臂龙头提综臂相连,另一端经吊综滑轮导向后和钢丝绳收缩组件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钢丝绳一端和钢丝绳收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经转向轮导向后固定连接于复合转向轮上。
所述转向轮包括转向轮、转向轮轴、转向轮座和转向轮轴固定丝,转向轮座设有孔并通过孔实现和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轮轴穿过转向轮与转向轮座装连,所述转向轮的外周具有T形槽。
所述复合转向轮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大轮和小轮、连接丝、复合转向轮座、大轮钢丝绳紧固件、小轮钢丝绳紧固件、复合转向轮轴和复合转向轮轴固定丝,复合转向轮座与机架固定连接,连为一体的大轮和小轮套装在复合转向轮轴的中部,复合转向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复合转向轮轴固定丝固定连接在复合转向轮座上,所述大轮和小轮的外周均具有T形槽,所述第二钢丝绳一端和钢丝绳收缩组件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经转向轮导向后通过大轮钢丝绳紧固件固定连接于复合转向轮的大轮的T型槽中,第三钢丝绳一端通过小轮钢丝绳紧固件固接于复合导向轮小轮T型槽中,另一端和附加张力调节弹簧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一端和机架相连,另一端连接在复合转向轮大轮的一侧面上设置的连接丝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普通剑杆织机或有梭织机的原送经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可控式控制送经量单元,包括第一钢丝绳、吊综滑轮、转向轮、复合转向轮、第三复位弹簧、第三钢丝绳和附加张力调节弹簧,所述多臂龙头上设有与提综臂装连的钢丝绳连接件,第一钢丝绳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件和多臂龙头提综臂相连,另一端经吊综滑轮、转向轮、导向后固定连接在复合转向轮上,第三钢丝绳一端与复合导向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和附加张力调节弹簧连接,附加张力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和送经量张力自调节反馈单元中的重锤挂脚相连,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和复合转向轮相连接,可根据因纬密变化的不同送经量的要求通过纹纸对多臂龙头的控制,进而实现附加张力弹簧对重锤挂脚产生一个外力,等同于增加张力重锤的重量从而实现动态改变送经量,实现和变纬密机构有效配合。本发明完全保留了原织机的送经机构,并充分借用原织机的其它机构,特别是借用了原机用于完成开口运动的多臂龙头机构,通过增加极少的设计附加件就实现了变纬织造对送经量动态变化的要求,而且机构简单可靠,初装成本极低,几乎不增加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