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门把手的无缝堵头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2202.3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安迈达特种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门把手 无缝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门把手的无缝堵头加工工艺,主要应用于冰箱部件的生产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冰箱零部件生产加工行业中,尤其是冰箱门把手的生产加工行业中,把手端口加装堵头的环节,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通常较为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将堵头塞入把手端口,使用电焊枪对堵头与端口内围进行焊接,而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把手端口由于焊接的关系,存在多个焊点、焊斑以及焊缝,外观不佳;其次,对于工作人员技能熟练度要求较高,同时对焊管内径公差要求高,装配难度大,报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冰箱门把手的无缝堵头加工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有利于量产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冰箱门把手的无缝堵头加工工艺,其步骤如下:
(1)选取直径为把手端口内围直径1.02~1.10的堵头;
(2)使用锯机将堵头下端沿圆周边均匀锯切,使堵头的底面直径小于把手端口内围直径,削切面的净高度为堵头厚度的0.2~0.5;
(3)将堵头沿着锯切面塞入把手端口;
(4)使用气压在0.4~0.5mPA的汽缸敲压堵头,至堵头上端面与把手端口持平;
(5)使用锯切机床将把手端口平整削切0.3~1.0mm。
进一步地,上述堵头直径优选选取为把手端口内围直径1.05。
进一步地,上述削切面的净高度优选为堵头厚度的0.3。
进一步地,上述削切面与堵头侧壁的夹角为10~20°。
进一步地,上述把手端口优选平整削切0.5mm。
进一步地,上述锯切机床的锯切轮的转速控制在2200~2600转/min。
进一步地,上述工艺还包括预先处理步骤,使用锯切机床将把手端口平整切割0.1~0.5mm。
进一步地,上述把手端口优选平整切割0.3mm。
进一步地,上述工艺选取的把手与堵头均为铝合金制品,把手材质的硬度大于堵头材质的硬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避免使用电焊,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依赖性;
(2)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制造的把手无人工痕迹,外观较佳;
(3) 本发明操作简便,提高了把手的生产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4) 有效降低了把手的报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量产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冰箱门把手的无缝堵头加工工艺,首先,选取的把手与堵头均为铝合金制品,保证把手材质的硬度大于堵头材质的硬度。
其次,加工步骤如下:
(1)预处理,使用锯切机床将把手端口平整切割0.1~0.5mm,把手端口优选平整切割0.3mm;
(2)选取直径为把手端口内围直径1.02~1.10的堵头,堵头直径优选选取为把手端口内围直径1.05;
(3)使用锯机将堵头下端沿圆周边均匀锯切,使堵头的底面直径小于把手端口内围直径,削切面的净高度为堵头厚度的0.2~0.5,削切面的净高度优选为堵头厚度的0.3,削切面与堵头侧壁的夹角为10~20°;
(4)将堵头沿着锯切面塞入把手端口;
(5)使用气压在0.4~0.5mPA的汽缸敲压堵头,至堵头上端面与把手端口持平;
(6)使用锯切机床将把手端口平整削切0.3~1.0mm,把手端口优选平整削切0.5mm,锯切机床的锯切轮的转速控制在2200~2600转/min。
本发明,冰箱门把手的无缝堵头加工工艺,避免使用电焊,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依赖性;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制造的把手无人工痕迹,外观较佳;操作简便,提高了把手的生产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把手的报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量产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安迈达特种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安迈达特种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