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折白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41972.6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06;C08L23/08;C08L23/16;C08K13/06;C08K3/26;C08K3/30;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折白 聚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折白聚丙烯(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一种结构规整的结晶性聚合物,为白色粒料或粉料、无味、无毒、质轻的热塑性树脂,具备易加工、冲击强度、挠曲性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建材及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PP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的耐寒性差、低温易脆断、收缩率大、抗蠕变性差、制品尺寸稳定性差,容易产生翘曲变形等缺点,因此需要对聚丙烯进行改性,聚丙烯的改性方法一般划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主要包括共聚、接枝、交联、氯化等,是通过改变分子链的结构达到目的的;物理改性主要包括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复合增强、表面改性等。
PP可以用作多种汽车零部件,现在典型的乘用车中,PP塑料部件占60多个,包括有多种外饰件和内饰件,如保险杠、仪表板、门内饰板、空调器零部件、蓄电池外壳、冷却风扇、方向盘,其中前五种占全车PP用量的一半以上。此外,改性PP还可用作其他汽车内饰件,如杂物箱及盖板材料、立柱饰板等。可以看出,由于PP材料易于成型、成本低、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大部分的汽车内饰件都是用改性PP注塑成型的。但是PP内饰件在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内饰件所用改性PP材料的配方体系一般为PP基料+填料+增韧剂+其他助剂。PP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后,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拉伸、弯曲、冲击等外力作用时经常会出现发白现象(称为应力发白)。若对已存在应力发白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如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等)或在高压下拉伸,发白区能部分或全部消失。
余林华(江苏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等在PP+滑石粉填充体系中加入1-5份的PP-g-MAH,可以消除应力发白(中国专利CN 102020806A);姚富(重庆启蓝塑料有限公司)等提出在PP填充体系中加入抗应力发白母粒(EPR/POE/EPDM 40份,纳米级活性轻质碳酸钙30份,低分子量聚乙烯蜡0.5份)可以消除应力发白(中国专利CN 101709124A);周英辉(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的配方体系为共聚PP+均聚PP+PE+填料,提出改变混料方式,先将一部分PP基料和填充剂在高混机中混合,然后将剩余料进行混合再经双螺杆挤出造粒(中国专利CN 101058655A)。以上专利都是从提高体系的相容性出发所得出的结论,但是现在大多的PP产品都是使用的共聚PP,它们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善PP与增韧剂之间的界面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折白聚丙烯(PP)材料,该材料的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耐折白聚丙烯(PP)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折白聚丙烯材料,该聚丙烯材料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丙烯 50-85份;
聚乙烯 5-10份;
乙烯-丙烯弹性体 5-15份;
填料 5-25份;
分散剂 0-1份;
抗氧剂 0-1份;
光稳剂 0-1份。
所述的分散剂为0.05-0.25份。
所述的抗氧剂为0-0.5份。
所述的光稳剂为0.5-1份。
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
所述的聚乙烯选自高压低密聚乙烯(LDPE)、低压高密聚乙烯(H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所述的填料为无机填料,无机填料进一步选自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或云母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配;优选滑石粉800目、滑石粉1250目、碳酸钙800目、碳酸钙1000目、硫酸钡800目或硫酸钡1250目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配。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有机铬络合物、锆类偶联剂、镁类偶联剂或锡类偶联剂;优选硅烷偶联剂KH550或KH5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1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制花生油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枸杞干果护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