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便取样钻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41208.9 | 申请日: | 201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9/02 | 分类号: | E21B4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便 取样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轻便取样钻机。
背景技术
取样钻机是一种在表土及岩层中钻进一定的深度以采取土样及岩心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取样钻机基本为50米到几百米、上千米的大型钻机,笨重且不易移动;或者有小型钻机,即以电动机为动力,深度约1米左右用去穿墙打洞。然而,在遇到野外地质化探取样、简单生命救援、小型钻探施工等很多情况及在特殊的地形时则需要使用一些1-50米左右的取样和钻孔钻机,市场上则较为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能保证安全的轻便取样钻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轻便取样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动力组件、进给组件和底座;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的动力组件或进给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上,所述的动力组件与进给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把手、插销和扶正支撑杆,所述的把手固定在扶正支撑杆上,所述的插销设在把手和扶正支撑杆连接处下方,所述的扶正支撑杆固定底座上,所述的动力组件固定在把手上。
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均固定在把手上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离合器,所述的发动机与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连接。
所述的进给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动力头、钻杆、岩心管和钻头,所述的动力头与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连接。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链条、两个链轮和加压手轮,所述的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两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加压手轮与其中链轮传动连接后固定在支撑杆上。
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液压油泵、溢流阀、压力表、旋转控制阀、旋转马达、发动机和油箱;
所述的液压油泵与油箱、发动机连接,所述的液压油泵通过溢流阀与旋转马达连接,所述的压力表设在油箱上,所述的旋转控制阀与溢流阀连接;
工作时,在旋转控制阀的作用下,旋转马达将液压油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
所述的进给组件包括从上倒下因此连接的动力头、钻杆、取心器、钻头,所述的动力头与旋转马达固定连接,所述的动力头固定在支撑杆上并通过加压手轮进行上下调节。
所述的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
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采用带无级变速功能的变速箱。
所述的油箱的承受压力为12-40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各部件均采用快速接头连接,实现快速分解,有利于移动搬迁,且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能保证安全和轻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钻机的结构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钻机的结构二示意图;
图3为液压原理图;
图1中:1-把手,2-插销,3-扶正支撑杆,4-第一底座,5-第一发动机,6-变速箱离合器,7-第一动力头,8-第一钻杆,9-岩心管,10-第一钻头;
图2中:11-加压手轮,12-链条,13-支撑杆,14-链轮,15-第二底座,16-旋转马达,17-旋转控制阀,18-第二动力头,19-油箱,20-液压油泵,21-溢流阀,22-第二发动机,23-第二钻杆,24-取心器,25-第二钻头;
图3中:26-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轻便取样钻机,包括支撑组件、动力组件、进给组件和第一底座4;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底座4上,所述的动力组件或进给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上,所述的动力组件与进给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把手1、插销2和扶正支撑杆3;所述的把手1与扶正支撑杆3垂直连接,所述的插销2位于把手1和扶正支撑杆3连接处的下方。
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发动机5和变速箱离合器6;所述的第一发动机5位于变速箱离合器6的上方。所述的进给组件包括第一动力头7、第一钻杆8、岩心管9和第一钻头10;所述的第一动力头7与第一钻杆8、岩心管9和第一钻头10依次从上至下连接。所述的第一发动机5为汽油发动机。所述的变速箱离合器6采用带无级变速功能的变速箱。所述的第一钻杆8、岩心管9、第一钻头10采用通用件,只是根据高度对第一钻杆8、岩心管9进行调整长短以方便使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1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核多线程系统中IPSec转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