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AD、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及含该复合佐剂的疫苗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40896.7 申请日: 2012-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2580081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王琳;胡云章;胡凝珠;王海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9/39 分类号: A61K39/39;A61K39/29;A61P1/16;A61P31/20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代理人: 徐玲菊
地址: 650118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nad 氢氧化铝 复合 佐剂 疫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佐剂,具体涉及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氢氧化铝的复合佐剂,属于免疫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活载体疫苗、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这些新型疫苗纯度高、特异性强,但免疫原性弱,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不够强,因此应用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免疫应答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在寻找新型佐剂的同时,对常规佐剂的改良研究也更加重视起来。虽已涌现不少新型佐剂,但都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目前在疫苗产业中铝佐剂是最传统、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多的疫苗佐剂。

铝佐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组织中形成抗原贮藏库产生颗粒性抗原,促进抗原递呈给免疫细胞,使抗原滞留,缓慢释放,从而吸引活性淋巴细胞,激活补体系统。但作为疫苗佐剂,其靶向性存在缺陷,不能引起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反应。而其他一些正在研究中的已证实有佐剂作用的物质,由于安全性、有效性或经济方面问题,未能被批准用于人体。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辅酶,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图1)。它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维持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能量的代谢,不仅对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常被作为活体内的代谢指标,与细胞的代谢、节律、衰老、病变、死亡等重大生命过程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Friedrich Haag证实NAD是一种细胞内源性危险信号。同时其可作为T细胞的免疫调节分子,诱导鼠类CD4+及CD8+T细胞的凋亡,但其是否具有佐剂作用尚不明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疫苗佐剂存在毒副作用、价格昂贵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稳定、便宜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氢氧化铝的复合佐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氢氧化铝的复合佐剂的疫苗。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NAD、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氢氧化铝=1~5︰50~100。

所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为市购医用产品,分子式为C21H26N7O14P2,分子量为663.4177,结构式如图1所示,在人体中的推荐剂量为10~50μg。

所述氢氧化铝为目前常用的氢氧化铝胶体佐剂,其制法参照《中国药典(三部)》,(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8-119),在人体中的剂量为1.8~2.7 mg。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含有复合佐剂的疫苗,其特征在于在每100μL抗原液中加入0.51~1.05mg的复合佐剂,且复合佐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氢氧化铝=1~5︰50~100。

所述抗原液是在每100μL生理盐水中,混溶有2μg抗原。

所述抗原为常规乙肝表面抗原。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氢氧化铝的复合佐剂诱导的免疫反应为体液免疫反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复合佐剂无毒、副作用,不积累毒性,在免疫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2)本复合佐剂能够有效的诱导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且其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优于单一的铝佐剂及单一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3)本复合佐剂原料易得,均为市售产品,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可作为乙肝疫苗、蛋白疫苗及病毒疫苗等佐剂;(4)本复合佐剂与疫苗联合应用能有效增强疫苗体液免疫应答,增强效果优于单一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佐剂和单一的氢氧化铝佐剂。

附图说明

图1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分子结构式;

图2为使用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佐剂后,14周内,各实验组小鼠血清抗-HBsIgG抗体水平;

图3为使用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佐剂后,14周内,各实验组小鼠血清抗-HBsIgG抗体水平;

图4为使用实施例3提供的复合佐剂后,14周内,各实验组小鼠血清抗-HBsIgG抗体水平;

图5为使用实施例4提供的复合佐剂后,14周内,各实验组小鼠血清抗-HBsIgG抗体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