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水清淤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794.5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成;孙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清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清淤技术,详细讲是一种用于清理池塘、水池或沉渣池内污物的潜水清淤车。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池塘、水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会沉积许多需要清理的污物,特别是各种企业工厂的污水池、沉渣池等,使用一定时间后就需要及时的清理。现有的清理方法通常为以下两种:一种将池内的水排出后人工或使用机械将水下的污物清出,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浪费水资源,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水下清淤机进行清理,清淤机的结构为:双动力电动车,通过链传动驱动行走,车体的一端设有一台潜污泵,潜污泵的出液口上设有排污管;这种水下清淤车存在如下缺点:一、车体在水底清污时只能转弯不能平移,会留下清理不到的死角,尤其在方形水池内工作时死角较大,机动较性差。二、机车的附着力不可调整,防陷能力差、容易打滑。三、不能在水面和水中悬浮行走进行清污作业。四、单台水泵固定于中间,清淤不能到边,工作效率低 。五、整机尺寸大,余留死角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平行移动,可任意转弯,清理时无死角,清淤更彻底,工作位置更容易掌控,车体浮力可调,能够在水底、水中悬浮、水面作业的高效率、多功能型潜水清淤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潜水清淤车,设有车体,车体上设有潜污泵,潜污泵的出液口上设有排污管,其特征在于车体两侧设有四个螺旋推进器式驱动轮,同侧两个驱动轮的螺旋方向相反,同端两个驱动轮的螺旋方向相反,驱动轮一侧的车体上设有挡水罩板,车体上设有四台独立的驱动电机,四台驱动电机分别经减速器与四个驱动轮相连接,车体上设有储水仓和排水泵,排水泵进水口与储水仓底部连通,排水泵出水口与储水仓外部连通,排水泵上设有止回阀,储水仓上设有进水管和导气标识杆,进水管上设有电动阀,电动阀、潜污泵、四台驱动电机经电缆线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导气标识杆呈中空的抽拉天线式,导气标识杆上设有吃水深度和方向标识。导气标识杆起到导气和显示清淤车方向、位置的多重作用。
本发明中潜污泵安装于前后驱动轮之间。可充分利用驱动过程中驱动轮的破碎作用,更有利于水泵吸收,并且可通过调整驱动轮转速和附着力改善破碎效果,以适应不同的池底作业情况。
本发明中所述的潜污泵安装于车体侧部的前后驱动轮之间。能充分利用驱动轮的破碎效果,清淤效果好,作业更到边,残留面积小。
本发明中所述的车体上设有两台以上的潜污泵。可充分发挥电动车效能,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中排污管和电缆线上分别设有浮子。可以使其漂浮于水面上,使用更方便。
本发明中潜污泵进液口上设有吸入软管。当需要吸收海参池、虾池的特殊底面污物时,潜水车可在水面作业,这时将潜污泵的吸入软管坠入水底拖动作业即可。当用于清理水面油污等漂浮污物时,将潜污泵的吸入软管的管口通过浮漂浮于水面,就可以方便的边走边吸收。
使用时,将控制器设置在岸上,排污管连接污水收集箱,将潜水清淤车放置在水中,通过控制器操控潜水清淤车在水下的工作。因为四个驱动轮为螺旋推进器式且单独驱动,通过四个驱动轮转向的配合不仅可以使潜水清淤车在水中简单的前进和后退,还可以实现车体的平移、以任意一个驱动轮为圆心转向、以车身中心为圆心转向和挪移等运动,提高了机车机动性。清污时,操控潜水清淤车在水下笔直前进清理污物,清理至岸边后停车横向移动固定宽度后再笔直后退清理污物,根据导气标识杆上端的位置判断车体的工作方向和位置,车体工作的位置变换简单方便、容易掌控,工作无死角、清理更彻底,清淤效率高。通过电动阀和排水泵的的控制实现对储水仓的充水和排水,可以改变车体整体的浮力,改变清淤车在水底的附着力,更有效地提高了车的防陷、防滑能力。通过调节储水仓内的储水量可以实现调节清淤车悬浮于水中的深度或使其浮于水面,能够在水底、水中、水面作业,大大的提高了潜水清淤车的使用范围,也方便了机车的入水和上岸,操作更便利。
该潜水清淤车的四个驱动轮均为独立的直联式无级变速结构,通过变频恒扭矩输出动力,可实现灵活的驱动轮转速和转向,并可以在车体侧面安装监测装置观察和控制水下情况,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