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式无线充电扩展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702.3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政谕;皇甫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无线 充电 扩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无线充电扩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无线充电效率的提高,再加上无线充电技术免除了传统充电方式对插座的依赖,更加安全与便捷,所以越来越多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无线充电托盘开始出现,预计未来这种无线充电托盘会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办公室、机场、酒店等场合,免除人们到处寻找插座的麻烦。然而,现有的采用普通充电方式的电子产品将无法享受到这种便利,即使以后在电子产品中加入无线充电功能,无线充电所需的线圈、控制电路等也会对电子产品的外观、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制约,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在不改变现有电子的产品结构以及无需外接设备的前提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式无线充电扩展设备,通过在电池表面贴上一种极薄的无线充电扩展,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植入式无线充电扩展设备为一块双面柔性电路板,双面柔性电路板总共有五层结构,最外面两层是不导电的保护层;两保护层内部的一层分别是柔性电路板布线层,电路与芯片都在柔性电路板布线层中;中心一层是柔性电路板的介质层;其中一层的柔性电路板布线层上布有感应线圈、能量转换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感应线圈的外圈一端与能量转换模块一端连接,感应线圈的内圈一端穿过柔性电路板的介质层到另一层的柔性电路板布线层后再与能量转换模块另一端连接,两层柔性电路板布线层上均对称设有三个充电电极。
所述感应线圈为平面螺旋形线圈,能量转换模块为桥式整流电路,充电控制模块为LTC4065芯片,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接桥式整流电路的两整流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的两整流输出端分别接LTC4065芯片的VCC和EN端口,LTC4065芯片的BAT和GND端分别接两个充电电极。
所述充电电极的两面均为裸露金属,并且充电电极的正面电极和正对的反面电极导通。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电子产品结构的前提下为其扩展无线充电功能。
2、本发明可以直接植入电子产品内部。
3、本发明的使用十分简单,结构小巧,具有便携性、通用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感应线圈,2、能量转换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3、充电电极,4、保护层,5、柔性电路板介质层,6、柔性电路板布线层,7、粘性表面,8、手机,9、植入式无线充电扩展设备,10、手机电池,11、手机与手机电池的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植入式无线充电扩展设备为一块双面柔性电路板,双面柔性电路板总共有五层结构,最外面两层是不导电的保护层4;两保护层内部的一层分别是柔性电路板布线层6,电路与芯片都在柔性电路板布线层6中;中心一层是柔性电路板的介质层5;其中一层的柔性电路板布线层6上布有感应线圈1、能量转换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2,感应线圈1的外圈一端与能量转换模块一端连接,感应线圈1的内圈一端穿过柔性电路板的介质层5到另一层的柔性电路板布线层6后再与能量转换模块另一端连接,两层柔性电路板布线层6上均对称设有三个充电电极3。
本发明正面形状由一个圆环与两个矩形连接而成,圆环部分是感应线圈1部分,较大的一个矩形内部是该无线充电扩展设备的能量转换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2,较小的一个矩形内部是充电电极3。
如图3所示,所述感应线圈1为平面螺旋形线圈,能量转换模块为桥式整流电路,充电控制模块为LTC4065芯片,感应线圈1的两端分别接桥式整流电路的两整流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的两整流输出端分别接LTC4065芯片的VCC和EN端口,LTC4065芯片的BAT和GND端分别接两个充电电极。
所述充电电极3的两面均为裸露金属,并且充电电极3的正面电极和正对的反面电极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