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660.3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立伟自动化监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万杰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在线 数据处理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红外检测仪,气体红外检测仪中设有氧气红外检测元件、一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甲烷红外检测元件以及CPU单元,氧气红外检测元件、一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和甲烷红外检测元件通过模数转换模块电联接CPU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氧气红外检测元件、一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和甲烷红外检测元件与模数转换模块之间设置模拟信号通道切换器,模数转换模块中设有一路转换通道,CPU单元控制联接模拟信号通道切换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工作站,气体红外检测仪内增设串行通讯卡,串行通讯卡包括串口以及与串口相联的外围通讯电路,外围通讯电路与CPU单元电联接,串口电联接管理工作站。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内安装有第一气体分配器和第二气体分配器,第一气体分配器的总入口联通抽气泵、各分出口上均设置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分支输出口一一对应联接第二气体分配器的分入口,第二气体分配器的总出口经微型气泵连通气体红外检测仪的输入口,各两位三通电磁阀交替开启,同一时间第一气体分配器中只有一个分出口与气体红外检测仪的输入口相通。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柜内还设置串行通讯板,管理工作站通过通讯线联接串行通讯板,串行通讯板并行电信号控制继电器驱动板,继电器驱动板控制联接两位三通电磁阀和抽气泵。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柜的机壳上设置有通讯线的转接件,转接件分别联接管理工作站和串行通讯板。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气泵与气体红外检测仪之间串设稳压阀和过滤器。
8.一种束管红外在线数据处理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抽气;
开启抽气泵工作30-45分钟,将原来存留在束管中的气体排出,抽入矿井内各监测点的气体,开始控制某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工作,保证同一时间第一气体分配器中只有一个分出口与气体红外检测仪的输入口相通;
管理工作站进入延时状态,采集的样品气体进入气体红外检测仪,待此路样品气将气体红外检测仪中的气体吹出;
步骤二:检测;
待管理工作站的延时状态结束,氧气红外检测元件、一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元件和甲烷红外检测元件开始一一对应将样品气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模拟信号通道切换器依次切换,A/D转换后传给CPU单元,CPU单元上传至管理工作站;
步骤三:结果显示与保存;
管理工作站根据检测结果绘制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图,并显示与保存,完成一路束管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立伟自动化监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立伟自动化监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6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