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电压电缆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高电压连接器、以及制造高电压连接器组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563.4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贝恩德·比优斯特;迈克尔·谢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传感与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2;H01R24/0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压 电缆 连接器 组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高电压电缆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环绕所述高电压电缆的电缆端部,其中所述绝缘体容置于壳体中且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被填充、浇铸或注射至所述壳体中以形成所述绝缘体,且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被设计成使得在连接至对应连接器组件时,在所述壳体、所述对应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缆端部之间形成基本上封闭的压力室,其中所述压力室被设置成供所述绝缘体基本上完全地占据,从而通过使所述绝缘体承载压力而实现所述对应连接器组件无间隙地、高电压密封地压靠至所述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无间隙地、高电压密封地压靠至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绝缘体无间隙地、高电压密封地压靠至所述电缆端部的护套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弹性体材料是由低温可浇铸生橡胶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弹性体材料是由高温可浇铸生橡胶材料或高温可注射成型生橡胶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缆端部还包括所述高电压电缆的管形高电压绝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体以紧密配合方式倚靠在所述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填料入口,以用于注射或填入弹性体材料以形成所述绝缘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包括压力承载装置,以用于当连接所述连接器组件时,使所述绝缘体承载压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压力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盘形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体完全包并入所述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体基本上由橡胶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体基本上由硅酮弹性体制成。
12.一种高电压连接器,包括用于高电压电缆的第一连接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配合的第二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环绕所述高电压电缆的电缆端部,其中所述绝缘体容置于壳体中且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被填充、浇铸或注射至所述壳体中以形成所述绝缘体,且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被设计成使得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时,在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缆端部之间形成基本上封闭的压力室,其中所述压力室被设置成供所述绝缘体基本上完全地占据,从而通过使所述绝缘体承载压力而实现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无间隙地、高电压密封地压靠至所述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无间隙地、高电压密封地压靠至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绝缘体无间隙地、高电压密封地压靠至所述电缆端部的护套表面,其中当所述连接器组件以高电压绝缘方式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绝缘体不需要单独的中间部件而直接在压力载荷作用下倚靠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相对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缆端部还包括所述高电压电缆的管形高电压绝缘。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体以紧密配合方式倚靠在所述壳体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填料入口,以用于注射或填入弹性体材料以形成所述绝缘体。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包括压力承载装置,以用于当连接所述连接器组件时,使所述绝缘体承载压力。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其中所述压力承载装置包
括至少一个盘形弹簧。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电压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体完全并入所述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传感与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电气传感与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5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