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716.3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7 | 分类号: | A61K36/47;A61K9/50;A61P3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下珠抗 流感病毒 有效 部位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微囊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性凉、微苦甘,具有平肝、退火、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小儿疳积、痢疾、蛇咬伤等。自从印度学者Thyagarajan报道了叶下珠可使59%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其抗乙肝病毒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研究。目前主要针对叶下珠的研究是其抗肿瘤作用和抗乙肝病毒作用。
近来发现叶下珠在抗其他病毒上具有一定疗效。山东药物研究所从叶下珠分离的去氢诃子酸甲酯和短叶苏木酚酸甲酯具有体外抗单纯疮疹病毒I型的作用(李人久.叶下珠属植物中的木脂素类成分.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7,12(3):99~100),郭卫东等报道了叶下珠具有体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的作用(郭卫东,邓学龙,董伯振.叶下珠属植物体外单纯疱疹病毒II型的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1):54~57),CN1082377C报道了叶下珠具有抗HIV病毒的作用。魏体鳗等报道了叶下珠具有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魏体鳗,郁杰,余四九.叶下珠抗新城疫病毒活性成分的筛选.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05~8506)。
有关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活性组分制备及其制剂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微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是提取了叶下珠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并制成微囊,再制成各种药用剂型。保持了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成分的稳定性,发挥更好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叶下珠中加入其重量5~10倍、质量分数30~80%的乙醇,30~80℃加热提取1~3小时,过滤,滤渣再用上述溶剂重复提取1~2次,过滤,合并滤液,于30~60℃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3~2/3,加入大孔树脂吸附8~24小时;取出大孔树脂,用质量分数50~90%乙醇或丙酮洗脱,洗脱液30~60℃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3~2/3时,用等体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或正丁醇萃取1~5次,合并萃取液,30~60℃真空浓缩并干燥3~6小时,得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
(2)将囊材用溶剂配制成1~10%质量分数的囊材溶液,加入囊材溶液0.5~5%质量分数的乳化剂、0.1~1%质量分数的抗粘剂、1~20%质量分数的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超声乳化0.5~2小时,过微孔滤膜,喷雾干燥,即制得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微囊。
优选地,步骤(1)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DM130、HPD600、AB-8、XAD-16或NkA-9。
优选地,步骤(2)所述囊材为丙烯酸树脂、羟丙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明胶、阿拉伯胶、环状糊精、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2)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2)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单甘酯、吐温80、司盘60、蔗糖脂肪酸酯和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2)所述抗粘剂为聚乙二醇、滑石、硅胶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微囊的应用,将其制成外用、口服或注射用药剂型的任何一种,将其制成人用或禽兽用抗流感病毒或消毒防疫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发现了中药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并将之分离纯化,为叶下珠应用提供了新的用途。
(2)本发明的微囊制剂,克服叶下珠抗流感病毒成分不稳定、短效、弱效的缺点,增加了它被机体利用程度,更好地发挥了叶下珠成分作用效果。
(3)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