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部肿瘤头皮定位图像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180.5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骞;何煦佳;吴效明;白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部 肿瘤 头皮 定位 图像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脑部肿瘤头皮定位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脑部肿瘤头皮定位是进行开颅肿瘤手术前的重要步骤,定位的精度直接影响手术质量。目前脑外科医生通常仅根据CT、MRI等影像数据所示的肿瘤信息,依靠临床经验来设计开颅手术切口、切除肿瘤。术前因不能明确肿瘤的确切位置,往往需做较大切口,且有时因定位不准确,术中有需要再延长切口的可能。立体定向头架或神经导航系统能精确定位脑部肿瘤,且能正确引导手术入路的方向和深度,但费用昂贵、操作繁琐,不适用于中小医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部肿瘤头皮定位图像处理方法,实现脑部肿瘤的准确定位,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脑部肿瘤头皮定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估计病人颅内肿瘤的头皮投影区域,在区域内贴上两个可被成像设备识别的标志点,从成像设备获取二维医学图像切片集,并重建头皮表层的三维轮廓;其中成像设备可为CT、MRI等;
(2)在二维图像上手动勾画出肿瘤轮廓线,重建肿瘤表面;
(3)在二维图像上确定标志点位置,重建标志点;
(4)将三维重建的轮廓图像旋转到合适切面,等比例打印输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打印选择框中的三维图像保存到内存,获取原始尺寸cx和cy;
(4.2)得到矩形打印框左上角P1和右上角P2的屏幕坐标,计算P1、P2间的屏幕距离ScreenDis;
(4.2)采用基于OpenGL深度缓存技术的反向坐标变换法,获取P1、P2对应的三维坐标P1’、P2’,计算三维距离RealDis;
(4.3)由屏幕距离ScreenDis和实际距离RealDis可求得图像缩放缩放因子:
(4.4)按内存中图像以px*py大小输出到打印设备,其中,
px=factor*cx
py=factor*cy。
步骤(1)所述重建头皮表层的三维轮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读取第一张脑部切片图像;
(1.2)对脑部切片图像做均值滤波,去除噪声信息;
(1.3)将脑部切片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
(1.4)对二值图像分别求X方向和Y方向的导数,将X方向和Y方向的导数都不为零的像素点确认为切片图像的轮廓点;
(1.5)通过八邻域搜索算法将轮廓点顺序排列成轮廓线;
(1.6)读取下一张脑部切片图像,重复步骤(1.2)~(1.6),直至脑部切片图像读取完毕;
(1.7)采用最短对角线准则将相邻轮廓线上的轮廓点依次连接成三角网格,实现头皮表层的三维轮廓的重建。
步骤(4.2)基于OpenGL深度缓存技术的反向坐标变换法,具体为:
(4.2.2)将三维场景中各物体的像素坐标通过指定的模型变换M和投影变换P投影到指定的视口坐标系中,实现三维物体的二维投影,三维坐标变为二维坐标,像素的深度值则存储在OpenGL深度缓存中;
(4.2.3)从OpenGL的深度缓存中取得当前屏幕坐标的深度值,通过以下公式(1)求得三维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齐纳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提示的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