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酱油酿造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089.3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斯濠;梁志辉;范洪波;曾燕艳;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酱油 酿造 工业废水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酱油酿造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酱油是我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并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深受我国人民和东亚国家喜爱。至今,我国酱油行业基本工艺方法变化不大,只是采用现代机械设备代替大部分传统的手工艺方法,但是已经促进了酱油行业的巨大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酱油的产销量不断大幅增长。目前世界酱油年产量约800万吨,中国大陆的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从全国范围来看,酱油市场年增长在10%以上。现在内地人均年消费量37公斤,仅为其它习惯吃酱油的东方国家和地区消费量的30%~50%,酱油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目前中国内地出口西方的酱油,估计每年在30000吨以上。
酱油制造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酱油生产废水排放量大增,使酱油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满足人们饮食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研究表明,每生产1吨酱油需要消耗7~10m3的新鲜水,即生产1吨酱油会产生约6~9m3的酱油废水。酱油废水浓度高、负荷变化大、色度大,属于难处理有机废水。酱油废水主要来自制曲、发酵、回淋和包装等工段过程,包括生产场地和设备清洗废水、原料浸泡废水、产品废溢流、发酵罐池冲洗废水和包装容器的清洗消毒废水以及部分职工、办公生活废水。来自制曲、发酵、淋油等工序的废水约占90%。一般年产万吨酱油厂的日均废水排放量在100~300m3左右,采用传统工艺废水排放量更高。每年我国酱油生产企业产生的废水接近5000万m3。
酱油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就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高浓度的酱油废水使水体富营养化,色度使水体接收阳光能力降低,影响水生生物存活,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废水发酵后产生难闻气味的气体污染空气,降低空气质量,滋生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使空气不适于人类生活;使土壤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改变,破坏其生态平衡。其污染破坏程度远高于生活废水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然而,利用目前的方法和系统尚不能对酱油酿造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因此,找到一种简单有效又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成为人类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酱油酿造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其能有效解决利用现有之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无法对酱油酿造工业废水进行简单有效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酱油酿造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酱油酿造工业废水注入调节池进行水质均衡,然后分两部分分别泵入厌氧生化池和缺氧生化池;
(2)厌氧生化池内安装有填料,该填料为聚乙烯悬浮球状填料、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软性与半软性组合填料或立体弹性填料,厌氧生化池出水直接进入缺氧生化池;
(3)在缺氧生化池中,利用好氧MBR池的混合液回流、厌氧生化池的出水及从调节池直接进入缺氧生化池的废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并去除部分有机物;
(4)缺氧生化池的出水进入好氧MBR池中,然后在曝气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和膜截留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氨氮和SS污染物,好氧MBR池的混合液以不小于废水2倍的流量回流至缺氧生化池;
(5)在好氧MBR池的出水中通过管道混合器投加聚合氯化铝,该聚合氯化铝浓度为2.0mg/L~5.0mg/L,充分反应后进入混凝沉淀池/气浮池,以进一步去除COD和色度;
(6)在混凝沉淀/气浮池的出水中进一步投加次氯酸钠浓液,该次氯酸钠浓液含有效氯10%~13%,投加体积比为1‰~5‰,并在氧化脱色池中进行氧化脱色和进一步去除COD,处理之后该氧化脱色池的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酱油酿造工业废水在注入调节池之前首先进入格栅,以将废水中粗大的污染物去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氧生化池的进水量占缺氧生化池总水量的5%~4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填料固定在厌氧生化池的填料支架上或填料支架内,填料填充部分占厌氧生化池容积的30%~7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好氧MBR池内安装有UF或MF膜,该膜为中空纤维膜或平板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