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塞那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082.1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勋;朱晓丹;童元峰;郭培良;王朝阳;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044 | 分类号: | C07D49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精神类药物阿塞那平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阿塞那平(Asenapine),化学名称为反式-5-氯-2,3,3a,12b-四氢-2-甲基-1H-二苯并[2,3:6,7]氧杂并[4,5-c]吡咯,具有CNS-抑制剂活性,抗组胺及抗5-羟色胺等活性,临床使用的是其马来酸盐。阿塞那平马来酸盐可制成舌下或口腔给药的药物制剂(参见国际申请专利WO/23600),临床上适用于成年人精神分裂、狂躁症或与I型双向情感障碍混合发作等精神疾病的紧急治疗,商品名为Saphris。阿塞那平马来酸盐在临床上的广泛研究与应用,使该药物的大规模合成成为必要。
国内外对阿塞那平的合成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专利US4145434、EP1710241和文献Org.Proc.Res.&Dev.2008,12,196-201等都曾报道了合成阿塞那平的一般方法。
图1中显示了用于制备阿塞那平的几种方法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在该方法中,原料1或3以四氢铝锂/氯化铝为还原剂还原制备得到阿塞那平。
该路线的缺点在于,四氢铝锂对无水环境要求严格,反应剧烈,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不能大量使用,限制了阿塞那平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阿塞那平新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阿塞那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0℃,氮气保护搅拌下,将1-5当量AlCl3投入到干燥的5-50体积倍的四氢呋喃中,滴加70%红铝甲苯溶液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其中红铝甲苯与四氢呋喃的溶液体积比为1∶1~20;
2、反式-5-氯-2,3,3a,12b-四氢-2-甲基-1H-二苯并[2,3:6,7]氧杂并[4,5-C]吡咯-1-酮(化合物1)或反式-11-氯-2,3,3a,12b-四氢-2-甲基-1H-二苯并[2,3:6,7]氧杂并[4,5-C]吡咯-1-酮(化合物3)溶于四氢呋喃中制成混合溶液A;
3、向上述1步骤溶液中滴入混合溶液A;滴加结束后,保温搅拌20~40min,升温至60~70℃,搅拌反应4~6h,以石油醚∶乙酸乙酯=0.5~1.5∶1~3为展开剂,TLC(GF254)检测原料点消失;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1-20体积倍的乙酸乙酯,搅拌20~40min,再向反应体系中滴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0-14,搅拌5~20min,分出有机相,水相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分别用水、食盐水洗涤,向有机相中加入水,用2N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搅拌20~40min,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洗涤;再向水相中加入乙酸乙酯,用2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搅拌20~40min,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有机相,用水、食盐水洗涤;40~60℃减压回收溶液,得到阿塞那平的粘稠残余物(化合物2);将此残余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加热至60~80℃,加入马来酸,搅拌20~40min后,在此温度下将甲基叔丁基醚加入到反应液中,继续搅拌5~1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搅拌5~7h,抽滤,滤饼用乙醇与甲基叔丁基醚混合溶液洗涤,其中乙醇与甲基叔丁基醚的体积比为1∶3~5,再在50~70℃减压干燥3~5h,得到马来酸阿塞那平粗品。
本发明阿塞那平的制备方法优选如下步骤:
1、在0℃,氮气保护搅拌下,将1-5当量AlCl3投入到干燥的5-50体积倍的四氢呋喃中,滴加70%红铝甲苯溶液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其中红铝甲苯与四氢呋喃的溶液体积比为1∶1~20;
2、定量称取反式-5-氯-2,3,3a,12b-四氢-2-甲基-1H-二苯并[2,3:6,7]氧杂并[4,5-C]吡咯-1-酮(化合物1)或反式-11-氯-2,3,3a,12b-四氢-2-甲基-1H-二苯并[2,3:6,7]氧杂并[4,5-C]吡咯-1-酮(化合物3)溶于四氢呋喃中制成混合溶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