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润滑油路的线性滑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976.7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油路 线性 滑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线性传动组件,尤指一种具润滑油路的线性滑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习知的线性滑轨的系统图、线性滑轨的润滑油路的剖视图及线性滑轨的组合图;线性滑轨包含:一轨条1,其延一方向伸长为长条状的构型,其上设有多个第一滚动面11;一滑块2,其套设于该轨条1,并设有相对该第一滚动面11的第二滚动面21,且该滑块2更设有多个通孔22,该通孔22贯穿该滑块2的两端面23;两端盖3,分别盖设于该滑块2的两端面23,该端盖3设有第一半回流道31、注油道32及多个油路33,该注油道32贯穿该端盖3,该注油道32一端提供一油嘴5固定,另一端与该油路33连通,该油嘴5设有一与该注油道32连通的通道51;多个半回流件4,由回流管42、半回流部41及保持部43构成,该回流管42设有一回流通道421,且该回流管42插设于该通孔22,该半回流部41设有第二半回流道411,该第二半回流道411与第一半回流道31构成回流道,两该半回流件4的回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该回流通道421及该第一滚动面11与第二滚动面21衔接,而构成一循环路径,该循环路径中设置多个滚动体未显示,以提供各该滚动体无限循环用,而该保持部43设置于相对该第二滚动面21的位置,主要于该滑块2与轨条1分离时能藉由该保持部43保持该滚动体,以防止该滚动体脱离该第二滚动面21;而当滑块2于该轨条1上运行时,藉由该滚动体作为轨条1与滑块2之间的介质,使滑块2的运行阻力减少,而于滑块2运行时必须提供充足的润滑油来润滑该滚动体,使滚动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并提升其顺畅度。
然而,以此种半回流件4与端盖3配合的结构设计,该注油道32与该油路33皆为开放的型态,该注油道32与该油路33必须与该滑块2的端面23配合后才会形成封闭的型态,而此种配合方式于润滑油注入该通道51再进入该注油道32时润滑油注入方式以加压油枪或帮浦辅助注油,会因为润滑油注入的压力过大,且该注油道32又与润滑油的压力方向平行,故润滑油直接冲击该滑块2端面,使得润滑油由端盖3与滑块2的端面23间隙处渗出来如图3的组件符号90渗油处,而渗出位置邻近于该注油道32,而渗出的润滑油会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且会让润滑油填充不足,因为如果以自动供油系统来说,都是以定时定量来补给润滑油,故如果每次都会造成润滑油渗出,相对的会使得润滑油补给不足;另外,以人工补给亦同,虽然不是定时定量,但是滑块的安装位置通常被其承载物遮蔽住了,故润滑油是否渗出并无法以肉眼观察得知,必须移开承载物才能得知,但移开承载物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故亦无法确定润滑油是否补给充足,是以,此种习知的技术仍有改良精进的必要。
基于上述习知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人经过研究改良后,终有确能达成以下发明目的的发明诞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润滑油路的线性滑轨,其可防止润滑油由端盖与滑块的端面间渗出。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润滑油路的线性滑轨,包含:
一轨条,其延一方向伸长为长条状的构型,其上设有多个第一滚动面;
一滑块,其套设于该轨条,并设有相对该第一滚动面的第二滚动面,且该滑块设有多个通孔,该通孔贯穿该滑块的两端面;
两端盖,分别盖设于该滑块的两端面,该端盖设有注油道、阻压板及多个油路,该注油道贯穿该端盖,该阻压板设置于该注油道的一端,该阻压板的外型轮廓相对该注油道的内缘轮廓,且该阻压板与该注油道呈法线方向设置,使该注油道的法线方向为遮蔽的型态,设有该阻压板的该注油道的端部与各该油路连通,该油路的法线方向为开放的型态。
进一步,其更包含多个半回流件,其由回流管、半回流部及保持部构成,该回流管设有一回流通道,且该回流管插设于该通孔,该半回流部设有第二半回流道,该第二半回流道与第一半回流道构成回流道,两该半回流件的回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该回流通道及该第一滚动面与第二滚动面衔接,而构成一循环路径,该循环路径中设置多个滚动体。
进一步,该注油道与阻压板的轮廓皆为圆形,且两圆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该油路分别由两侧壁构成,两该侧壁之间形成该油路,当该端盖盖设于该滑块的端面后,该侧壁的配合面贴设于该滑块的端面,而使该油路的法线方向形成封闭的型态。
进一步,该阻压板设有一冲击面,该冲击面相对该通道设置,该冲击面的背面为外端面,该端盖盖设于该滑块的端面后,该外端面贴设于该滑块的端面。
进一步,该配合面与该外端面相互衔接并位于同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子用法兰
- 下一篇:一种LED汉字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