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式无隔板动物捕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7734.8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桑海波;苏宝洁;詹敏;曹峰;王扬;刘三明;王致杰;赵俐;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3/20 | 分类号: | A01M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隔板 动物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线式无隔板动物捕捉器。
背景技术
老鼠处处危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城市工业鼠害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鼠咬啮电缆绝缘材料引起短路,钻入变压器引起燃爆,在高压线路引起强磁场感应击穿烧毁设备。城市许多不明原因引发的火灾都是与鼠咬啃坏电路起火有关。至于咬坏居民家中各类物品更不胜其数。鼠类可以直接把疾病传播给人类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播给人畜。
现有的捕鼠器一般采用机械弹力装置,当老鼠进入捕鼠器后碰触啃吃诱食时,触发弹力装置关闭捕鼠器门,从而抓住老鼠。但是,这种捕鼠器的机械弹力装置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不能发挥正常的捕鼠功能,比如放置倾斜或触发器生锈后导致不能触发关闭捕鼠器的门。
现有的捕鼠器只能捕捉来进食的老鼠,而在老鼠不进食的情况下无法触发弹力装置关闭捕鼠器门,导致捕鼠失败。另外,由于现有捕鼠器结构的限制,现有捕鼠器只能捕捉类似老鼠这么大的有害动物,对于体型较大的有害动物,就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灵敏度高的红外线式无隔板动物捕捉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线式无隔板动物捕捉器,包括笼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子成L型,该笼子具有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在所述第一笼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上通过第一转轴设置有第一活动门,在所述第二笼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二开口上通过第二转轴设置有第二活动门;在所述第一笼体内部的底面设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在所述第二笼体内部的底面设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该第一红外线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和电磁铁连接第一活动门;在所述第一笼体内部的底面设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在所述第二笼体内部的底面设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该第二红外线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和电磁铁连接第二活动门。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门绕第一转轴只能转动90度,所述第二活动门绕第二转轴也只能转动90度。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放置诱食;在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放置诱食。
进一步,所述动物捕捉器还包括发声装置,当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后,所述发声装置发声。
进一步,所述动物为老鼠,所述笼子的网孔长宽尺寸小于3cm。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只有一个,该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距离主体下表面2cm的主体前表面处。
进一步,所述发声装置为蜂鸣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1)采用电磁体作为开关,利用电磁铁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工作的特点,把装置对人体的危害大大降低,安全。
(2)红外线传感器使动物在不啃食诱食时,也能成功捕获;
(3)L型笼体设计可方便笼体摆放于墙角;
(4)发声装置的及时提醒,使操作者可以尽快处理被捕动物,避免动物逃脱和死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笼子; 3.网孔;
6.第一开口; 7,13.下框边;
8.第一转轴; 9.第一活动门;
12.第二开口; 14.第二转轴;
15第二活动门; 18.蓄电池;
19.单片机; 24. 第一红外线传感器;
25.第二红外线传感器; 26,27. 诱食;
28.发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和优点作进一步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