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451.3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年;曾俊发;邱俊哲;邱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扇,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导流板的离心式风扇。
背景技术
电脑是现代人必备的电子资讯产品,几乎是每人拥有一机的时代。电脑之所以会运作,全靠中央处理器来执行,在执行运作时,必定会产生高温。在产生高温时,若不将之散热,则会使电脑的运作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故一般在中央处理器上通常会设置有一散热风扇,使产生的高温得以散热。如何使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高温,在风扇的运转下,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可说在使用电脑及操作时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尤其应用在笔记型电脑(Note Book Personal Computer),为了能发挥最大的效能,需要有散热模块以进行有效散热。然而,笔记型电脑为了因应移动化的大众市场的微型化的需求,机壳内部已无法预留出足够的自然对流空间。因此笔记型电脑的散热模块逐渐朝向以离心式风扇产生强制对流以进行散热。
随着时代的进步,笔记型电脑的体积趋向轻薄,故内部的容量也随之减少,故在风扇的应用上也是趋向小型化的设计。然而,需要解决的热量有增无减,故小型化风扇在现今的笔记型电脑的应用上是不敷使用的,有效的利用空间并增加叶片的厚度且可增加风量是目前离心式发展上面临到所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所造成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离心式风扇以克服现有技术所造成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离心式风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离心式风扇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驱动装置、离心式扇叶以及环型导流板。离心式扇叶包含轮毂以及环设于轮毂上的叶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形成腔体及出风口,第二壳体中间具有入风口且第二壳体位于入风口周围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弧状结构,第一弧状结构的厚度是自入风口沿径向向外方向递减,第二壳体在近舌口处与远舌口处各垂直第二壳体向外延伸支撑体用以与固定板连接。环型导流板设置于叶片的外缘处,环型导流板靠近叶片的最外缘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弧状结构,第二弧状结构的厚度是自叶片的最外缘沿径向向内递减,第一弧状结构与第二弧状结构相对且中间具间隙。驱动装置固定于固定板并与轮毂连接,用于驱动离心式扇叶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与环型导流板的外表面大致为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固定板与第一壳体的垂直距离大于离心式扇叶与第一壳体的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固定板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且固定板与叶片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间隙宽度为0.3mm~0.5mm。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环型导流板还包含一平面结构,其厚度为0.3mm~0.5mm。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弧状结构的最大厚度为平面结构的厚度的1.5~2.5倍。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壳体还包含一平面结构,其厚度为第二壳体的弧状结构的最大厚度的0.3~0.4倍。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离心式风扇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驱动装置、离心式扇叶以及环型导流板。离心式扇叶包含轮毂以及环设于轮毂上的叶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腔体及出风口,第一壳体中间具有入风口且第一壳体位于该入风口周围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弧状结构,第一弧状结构的厚度是自入风口沿径向向外方向递减。环型导流板,设置于该些叶片的外缘处,环型导流板靠近叶片的最外缘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弧状结构,第二弧状结构的厚度是自叶片的最外缘沿径向向内递减,第一弧状结构与第二弧状结构相对且中间具一间隙。驱动装置固定于第二壳体并与轮毂连接,用于驱动离心式扇叶旋转。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与环型导流板的外表面大致为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中间隙宽度为0.3mm~0.5mm。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环型导流板还包含一平面结构,其厚度为0.3mm~0.5mm。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弧状结构的最大厚度为平面结构的厚度的1.5~2.5倍。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壳体还包含一平面结构,其厚度为第一弧状结构的最大厚度的0.3~0.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装置的密封与排水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重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