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缬沙坦氨氯地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6520.9 | 申请日: | 201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潘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 |
主分类号: | A61K31/4422 | 分类号: | A61K31/4422;A61K31/41;A61K9/28;A61P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缬沙坦氨氯 地平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含有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全球已有近10亿人患高血压,推算2025年将达到15亿人。全球高血压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为美国黑人约40%,英格兰、瑞典和意大利约38%,西班牙约45%,德国最为严重约55%。目前,中国的高血压发生率也已超过25%,而且这种升高势头仍在持续。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治疗率城市为17.4%,农村为5.4%;经治疗的控制率仅为2.9%。因此,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高,但治疗率、控制率很低,形成了巨大反差。据WHO预测,到2020年费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大力开展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患者,已迫在眉睫。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单独治疗可能获得的降压达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率不足50%,对于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研究结果证实,单一使用降压药的临床需求在降低,而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已成为一种趋势。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能够以分别较小的剂量获得与单一药物加倍剂量相似或更大的降压幅度,因而大大提高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降压达标率。在多个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试验中,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联合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达标率均达到70%以上;即使对重度高血压患者,亦能获得更好的疗效,降压幅度更大,血压控制达标率更高。同时,由于使用分别较小的剂量以及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长期接受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显著提高。目前,各地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方案,例如,ACEI与利尿剂、ACEI与CCB、ARB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等联合用药方案。在畅销500强药品中已有9个复方制剂,分别是缬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氨氯地平+贝那普利、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喹那普利+氢氯噻嗪、莫西普利+氢氯噻嗪、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最新上市的一种新组合物——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与CC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治疗以其优化的降压疗效和互补在作用机制引人关注,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缬沙坦氨氯地平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和血管及张素受体抑制剂缬沙坦组合而成。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是各自治疗领域的领军品种,缬沙坦和氨氯地平2007年的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但是在我国正处于成长上升期。
缬沙坦氨氯地平药物组合物,两者的重量比例悬殊很大,缬沙坦的用量远高于氨氯地平,加之缬沙坦的绝对口服利用度较低(25%)和较宽的生物利用度范围(10~30%),并且缬沙坦还具有依赖于pH的溶解度,此外,缬沙坦口服制剂的挑战还在于其低的堆密度。苯磺酸氨氯地平微溶于水,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90%。由于这些复杂的生物药学性质导致开发与自由组合生物等效的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固定组合的固体口服制剂面临挑战。
鉴于此,近年来公开了多种相关技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解决缬沙坦氨氯地平药物组合物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未经刘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