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纤快速接续子中的光纤定位夹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36365.0 | 申请日: | 2012-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宏;关梦琳;张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纤 快速 接续 中的 定位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光纤冷接续子中的光纤定位夹紧装置,属于光纤连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光纤对接的快速接续子产品主要采用将要实现对接的两根光纤的端头严密压紧在V型槽内来实现光纤对接的。其中,定位压紧装置的合理性严重影响对接质量。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 穿纤的结构不合理,穿纤的过程中划伤V型槽表面,会产生碎屑,影响光纤信号传输;2. 光纤的穿纤过程繁琐,不利于现场操作;3. 定位的可靠性不足,严重影响对接质量。上述问题一直严重影响该产品的内在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光纤快速接续子中的光纤定位夹紧装置,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采用弹性压块与V型槽形成的光纤通孔固定光纤,弹性压块可以一端自动翘起,以便光纤的穿入;同时靠近预埋纤的一端,还可保障预埋纤不会脱离V型槽。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包括支架、上盖、弹性压块、夹紧簧片和钢球,其中弹性压块的前臂和后臂分别放置于支架上的嵌槽中,钢球置于弹性压块背部的圆槽,上盖上的定位台与支架的定位孔配合,钢球置于上盖的容纳孔中,夹紧簧片的拨片夹紧钢球,弹性压块的压紧面与支架的定位面配合形成光纤通孔。
本发明的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由温度变化导致的技术指标下降等问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精度易于控制和检测,制造成本降低;2)在穿纤过程中,弹性压块后臂处于翘起状态,无需手动拆分结构,方便穿纤,待穿纤到位后夹紧簧片,光纤即被固定,操作简单,对接精度高;3)将传统V型槽尺寸加大,方便加工,穿纤成功率高,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夹紧装置3D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纤通孔示意图。
图3是支架示意图。
图4是上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盖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是弹性压块的俯视图。
图7是弹性压块的仰视图。
图8是夹紧簧片示意图。
图中的1是支架,2是上盖,3是弹性压块,4是夹紧簧片,5是钢球;1-1是嵌槽,1-2是定位孔,1-3是定位面,1-4是V型槽,1-5是光纤通孔;2-1是悬臂,2-2是定位台,2-3是容纳孔;3-1是前臂,3-2是后臂,3-3是压紧面,3-4是圆槽,3-5是支撑台;4-1是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5,其结构是包括支架1、上盖2、弹性压块3、夹紧簧片4和钢球5,其中弹性压块3的前臂3-1和后臂3-2分别放置于支架1上的嵌槽1-1中,钢球5置于弹性压块3背部的圆槽3-4,上盖2上的定位台2-2与支架1的定位孔1-2配合,钢球5置于上盖2的容纳孔2-3中,夹紧簧片4的拨片4-1夹紧钢球5,弹性压块3的压紧面与支架1的定位面配合形成光纤通孔1-5。
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有嵌槽1-1、定位孔1-2、定位面1-3、V型槽1-4。
所述的上盖2设有悬臂2-1、定位台2-2,容纳孔2-3,定位台2-2放置于支架1的定位孔1-2中,悬臂2-1分别置于支架1的嵌槽1-1中,同时两个钢球5分别进入上盖2的两个容纳孔2-3中。
对照附图6-7,其结构是弹性压块3的支撑台3-5支撑在嵌槽中,使光纤通孔一端翘起,穿纤时即可轻松穿入,弹性压块3的前臂3-1和后臂3-2分别放置于支架的嵌槽中,弹性压块3背部还设有两个圆槽3-4,两个钢球分别放置于两个圆槽3-4上。弹性压块3还包括支撑台3-5,支撑台3-5支撑在支架的嵌槽中,使弹性压块3一端翘起,从而使光纤通孔一端变大,以便光纤穿入,待压入夹紧簧片后,弹性压块3的后臂3-2受挤压变形,将支撑台3-5顶起,从而将弹性压块3翘起一端压平,穿入的光纤即被固定。
所述的夹紧簧片从一侧夹住上盖与支架,夹紧簧片的拨片压紧钢球,从而将穿入的光纤夹紧固定在光纤通孔中。
对照附图8,其结构是夹紧簧片4从一侧夹住上盖与支架,穿纤结束后,卡入夹紧簧片4,夹紧簧片4的拨片4-1夹紧钢球,将翘起的弹性压块压平,从而将穿入的光纤夹紧固定在光纤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片机系统抗干扰的方法
- 下一篇:软土深基坑水土压力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