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高效率数控分度台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6363.1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朴东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东修 |
主分类号: | B23Q16/10 | 分类号: | B23Q16/10;B23Q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高效率 数控 分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速高效率数控分度台(NC index-table of high-speed and high-efficiency),其大幅改善了用于各种机床的分度台中有关机器的性能与旋转及控制精度的核心要素即旋转驱动部(特别是,旋转传动齿轮)、制动器(自动夹紧装置等)的结构,从而提供更精确的高速旋转动作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设置在各种机床中的分度台一般不仅要求使沉重的工件高速旋转并进行作业(加工),而且要求完成旋转的急停及加速、旋转方向的急转(转换旋转方向)、精确的多级步进(step)等精确旋转及控制动作,这些正是控制分度台性能的因素,对分度台而言是最核心的要素。
但是,现有设置在分度台中的旋转传动齿轮装置大多采用SCM440材质的蜗杆和磷青铜材质的蜗轮相互啮合构成的蜗轮蜗杆型,这样,在旋转驱动中齿轮间磨损较大,容易导致轮齿隙超过允许的范围。因此,不仅旋转精度会大大降低,而且会出现因蜗轮蜗杆的特性的过多减速比导致的高速旋转降低,周期性的降低而导致生产性能受到限制。
另外,现有设置在分度台中的自动制动装置(夹紧装置等)大多采用单纯加压制动方式,在需要执行相当于加工转矩2倍以上的制动(固定)动作时,需要相当大的加压动力源,这不仅造成不必要的动力消耗等严重问题,而且还会伴随出现打滑现象。因此,就会导致制动反应及应答速度降低,很难实现精确的旋转控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分度台,在对旋转分度台进行旋转驱动时,不仅不会出现现有蜗轮蜗杆型的轮齿隙及打滑现象,特别是,还能够通过较小的压力实现更加迅速、精确、高效的制动控制。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准双曲面齿轮装置(准双曲面龆轮+准双曲面大齿轮间啮合的构造体);其设置在分度旋转台的下部与伺服发动机之间,旋转时完全不会出现轮齿隙或者打滑现象,具有耐久性和高强度及能够完成高速分割的旋转动作;压垫型制动装置,其设置在旋转台下部锭子与其一侧的固定支撑体之间,当施加一定的液压气动时,制动活塞会精确地上下运行对制动垫施压接触或施压解除,从而实现制动控制;高效制动自动解除装置,其设置在上述压垫型制动装置的下部,最大限度地保障制动的推力,同时充分提供解除制动时所需的复原力。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高速高效率数控分度台,可以将设置于各种机床的旋转分度台内部的旋转驱动装置及制动装置统一改善,可以消除轮齿隙与打滑现象并实现超精确、高速、高效旋转及制动动作,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理想实施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从本发明分度平面观察的平面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分度部分剖开断面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中间旋转体的准双曲面齿轮底面结合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中间旋转体的准双曲面齿轮结合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中间旋转体的准双曲面齿轮结合分解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旋转台、中间旋转体、下部支座分解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旋转台、中间旋转体、下部支座断面结合示例图;
图9是本发明旋转夹紧部断面放大示例图;
图10是本发明旋转夹紧部的部分放大的断面示例图;
图11a,图11b是显示本发明旋转固定部工作状态的示例图;
图12a,图12b是本发明旋转固定部的部分放大断面工作状态示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固定支撑体 101: 旋转台
102: 下部支座 103: 旋转驱动用伺服发动机
105: 锭子 111: 制动垫
120: 制动活塞 140: 制动自动解除装置
150: 压垫型自动制动装置 200: 准双曲面齿轮型旋转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高速高效率数控分度台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东修,未经朴东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