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6191.8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换热器,适于热泵热水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若干微通道管,所述微通道管的截面呈扁形且贯通连接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边缘分别向外延伸有外翻边,所述微通道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上的外翻边之间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管平行排列,所述相邻微通道管之间紧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上的外翻边通过钎焊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边包括平板部和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外端为第一开口,所述平板部与导引部过渡处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微通道管的厚度,以导引所述微通道管的末端进入所述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高度至少部分小于所述微通道管的厚度,以夹持所述微通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为卷压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内壁表面涂覆有焊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两端分别通过钎焊方式密封有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圆柱形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外侧壁凸伸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夹持于所述外翻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外部包覆有焊料。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微通道管排列成平板状,然后将其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的外翻边之间,另一端插入第二集流管的外翻边之间;
(二)将微通道管、第一集流管以及第二集流管工装固定;
(三)安装制冷剂进出管;
(四)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两端分别安装上端盖;
(五)微通道管的两端通过钎焊方式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的外翻边密封连接,端盖通过钎焊方式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1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热像仪的校准设备
- 下一篇:具有一体的孔洞的可调节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