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工艺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6128.4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凤;王武谦;陈家欢;徐倪生;李要武;何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圣热能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解吸 烟道 能量 综合平衡 工艺 方法 装置 | ||
1.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能量综合平衡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从解吸塔(1)塔顶出来的解吸汽从一级冷凝器(2)上部进入一级冷凝器的管程,从吸收塔出来的40℃低温烟道气走一级冷凝器(2)壳程,解吸汽被冷却并部分冷凝,烟道气从40℃被加热到80℃去烟囱排放;其次,从一级冷凝器(2)出来的含有二氧化硫和水蒸汽的饱和气体进入二级冷凝器(3)的管程,在二级冷凝器(3)内二氧化硫气体和冷凝水被冷却到后续工段的指定温度;最后,从二级冷凝器(3)管程出口出来的冷凝水和二氧化硫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4),从气液分离器(4)上部出来的二氧化硫气体去后续工段,从气液分离器(4)下部出来的冷凝水回到解吸塔。
2. 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级冷凝器(2)和二级冷凝器(3)及气液分离器(4),解吸塔(1)的塔顶经解吸气管(5)连接一级冷凝器(2)的管程,一级冷凝器(2)壳程上连接低温烟道气进气管(6)和低温烟道气出气管(7),一级冷凝器(2)的管程出口连接饱和蒸汽管(8),饱和蒸汽管(8)连接二级冷凝器(3)的管程,二级冷凝器(3)壳程上连接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二级冷凝器(3)的管程出口经气水混合管(11)连接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顶部经二氧化硫气管(12)连接后续工段,气液分离器(4)底部经冷凝水管(13)连接解吸塔(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级冷凝器(2)和二级冷凝器(3)为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或其他形式的间壁式换热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级冷凝器(2)的换热管管外焊有翅片增加烟气有效换热面积。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二级冷凝器可以垂直或卧式安装。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级冷凝器(2)为耐蚀不锈钢制造。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二级冷凝器(3)的壳程筒体由碳钢材料制造,二级冷凝器(3)的管板在管程一侧衬6~10毫米的耐蚀不锈钢材料,采用复合或堆焊方式在管板衬耐蚀不锈钢材料,管程封头和管程筒体直管段采用耐蚀不锈钢材料制造。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气脱硫解吸汽与烟道气能量综合平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二级冷凝器(3)管程法兰采用碳钢制造,密封面采用复合或堆焊方式衬耐蚀不锈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圣热能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未经江苏科圣热能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1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