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孔机导向接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768.3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韩贵明;姜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9/04 | 分类号: | B21B19/04;B21B39/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机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套于金属轧机的工件的移动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穿孔机导向接料装置包括横向拨料机构、接料装置和快动链,横向拨料机构包括拨料钩、旋转轴和液压缸。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当毛管到达脱管位置且项杆及顶头从毛管中抽出后,液压缸驱动拨料钩绕旋转轴回转,拨料钩完成向轧制线侧面拨出毛管的操作。接料装置的液压缸升起接料钩接毛管,再由液压缸下降,接料钩下降,由快动链把毛管输送到轧管机。其中液压缸的两个动作3-4秒钟,这不仅影响生产节奏;最重要的是严重影响毛管温度,不仅影响普通钢管的扎制质量,特别是在轧制不锈钢等特钢时,对温度要求及其严格,如果温度下降到轧制温度以下,即使轧制成功也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对设备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大,减少设备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设备,损坏工模具,产生废品,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孔机导向接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毛管输送速度,毛管温降小,能保证产品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孔机导向接料装置,包括机架、来料辊道以及沿来料辊道输送方向均匀布置的至少两套横向拨料机构;其关键改进在于:还包括沿来料辊道输送方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两套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设于横向拨料机构和第一辊道之间,其首端与所述横向拨料机构对接,其末端与所述第一辊道对接。
所述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包括一端借助于第一旋转轴铰接于机架顶部的轨道以及用于驱动轨道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液压缸。
所述第一液压缸底端与所述机架铰接,其活塞杆端部与所述轨道中部铰接,轨道与防脱落装置用两根销轴连接。
所述横向拨料机构包括借助于第二旋转轴铰接于机架上的拨料钩以及用于驱动拨料钩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来料辊道的轴线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液压缸底端与所述机架铰接,其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拨料钩中部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横向拨料机构配套设置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当横向拨料机构将毛管拨下时,毛管沿着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的轨道滚落到相应辊道,相对于现有的穿孔机导向接料装置而言,减少一次毛管放料钩动作,缩短拨料和接料时间,减小温降,确保轧制质量,有效防止损坏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第一辊道;2、轨道;3、第一液压缸;4、拨料钩;5、钢管;6、来料辊道;7、第二液压缸;8、机架;9、第一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
11、防脱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孔机导向接料装置,包括机架8、来料辊道1以及沿来料辊道1输送方向均匀布置的至少两套横向拨料机构;其关键改进在于:还包括沿来料辊道1输送方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两套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设于横向拨料机构和第一辊道1之间,其首端与所述横向拨料机构对接,其末端与所述第一辊道1对接。
所述轨道式横向接料机构包括一端借助于第一旋转轴9铰接于机架8顶部的轨道2以及用于驱动轨道2绕第一旋转轴9旋转的第一液压缸3。
所述第一液压缸3底端与所述机架8铰接,其活塞杆端部与所述轨道2中部铰接,轨道2与防脱落装置11用两根销轴连接。
所述横向拨料机构包括借助于第二旋转轴10铰接于机架8上的拨料钩4以及用于驱动拨料钩4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二液压缸7;所述第二旋转轴10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来料辊道1的轴线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液压缸7底端与所述机架8铰接,其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拨料钩4中部铰接。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当穿孔机穿出毛管正常,无特殊要求,第一液压缸3保持升起状态,钢管5被横向拨料机构拨至附图1所示位置时,钢管受到拨料钩4向下的推力顺着轨道2传送到下一工序。当穿出毛管需要从来料辊道1输出时第一液压缸3保持在落下状态,轨道2前端11防脱落装置销轴安装。毛管直接从来料辊道1输出,整个作业过程中省去放料钩,有效减小毛管温降,改善产品质量,可避免因温降过大后轧制,作用力增大而损坏设备,降低设备检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锯片
- 下一篇:基于飞秒脉冲激光沉积生长微纳米结构薄膜的方法及装置